刑法学总论案例

刑法学总论案例

ID:41241608

大小:182.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8-20

刑法学总论案例_第1页
刑法学总论案例_第2页
刑法学总论案例_第3页
刑法学总论案例_第4页
刑法学总论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法学总论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刑法概说第一节刑法的概念、性质和体系【历年真题】*【真题答案及考点】B(刑法的概念、分类与修订)1997年3月刑法修订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几个单行刑法和几个刑法修正案?(2005年试卷二第1题)A.一个单行刑法和四个修正案B.一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C.两个单行刑法和四个修正案D.两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第二节刑法的基本原则【历年真题】*【真题答案及考点】1D(罪刑与罪行的区别);2BCD(罪刑相适应原则);3C(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4D(罪刑法定原则)1.我国刑法规定了_____法定原则,_____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

2、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_____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_____和承担的_____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_____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在这段话的空格中:(2005年试卷二第3题)A.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B.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C.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D.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2.下列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2005年试卷二第51题)A.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B.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C.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

3、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D.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3.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4年试卷二第16题)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4.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公开在某公司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甲、乙的行为

4、应如何认定?(2000年试卷二第25题)A、聚众淫乱罪B、组织淫秽表演罪C、寻衅滋事罪D、无罪第三节刑法的适用范围【历年真题】*【真题答案及考点】1A(属地管辖原则);2AC(属地管辖原则);3ABC(属地管辖与属人管辖);4本案中李某在外贸业务中被骗的行为不能定罪。因为李某实施上述行为时,刑法尚未规定该行为是犯罪行为;根据刑法溯及力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对李某的行为不能定罪。(刑法的溯及力)1.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甲应如何处置?(2005年第二卷3题)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D.直接驱逐出

5、境2.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实行属地管辖原则?(2005年第二卷56题)A.外国人乘坐外国民航飞机进入中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B.中国人乘坐外国船舶,当船舶行驶于公海上时实施犯罪行为C.外国人乘坐中国民航飞机进入法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D.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在外国实施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3.下列关于中国刑法适用范围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2004年二卷56题)A.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即使约翰果真进入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对仅仅实施教唆行为的汤姆追究刑事责任B.中国公民赵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由于赵某的犯

6、罪行为地不在中国境内,行为也没有危害中国的国家或者国民的利益,所以,不能适用中国刑法 C.A国公民丙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游,途中为勒索财物,将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丁某从东北某市绑架到C国,中国刑法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对丙追究刑事责任 D.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实施的犯罪行为,按照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也可以适用中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4.李某系某国有外贸公司经理,1998年因涉嫌犯罪被捕,李某具有以下涉案事实:1995年6月,在一外贸业务中,李某轻信外商,擅自变更结算方式,使公司数百万元货物被骗,导致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的损失。19

7、96年3月,李某未经集体研究,将公司的200万元借给好友吴某主管的某运输公司(集体企业),1998年案发时,尚有印余万元未归还。1997年底,吴某为表感谢,送1万元给李某作为“过节费”。1996年5月,张某之子因寻衅滋事被捕,张某托李某帮忙疏通关系,李某提出要花3万元。张某给李某4万元,言明1万元作为李某的“辛苦费”,李某遂将3万元送给其认识的办案人员,使张某之子罪责得以开脱。根据以上案情,回答下列问题:(1999年卷四第8题)(1)李某在外贸业务中被骗的行为应如何定罪?为什么?(2)李某将200万元借给运输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3)李某收受吴某

8、“过节费”和为张某”帮忙”并收“辛苦费”的行为是否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