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谁来拯救你

案例分析:谁来拯救你

ID:41252277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0

案例分析:谁来拯救你_第1页
案例分析:谁来拯救你_第2页
案例分析:谁来拯救你_第3页
案例分析:谁来拯救你_第4页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谁来拯救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案例分析:谁来拯救你——由一中学生自杀所想到的【关键词】中学生自杀原因对策【论点概述】中学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此时的青少年可能对生命的理解相对“简单”,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心理压力得不到释放,他们很容易走向极端。这一现象特别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予以关注。本文试从中学生自杀的类型、原因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理论上的初步探讨。【个案】陈思琪,女,16岁,大丰市第四中学初三学生,于2011年11月14号18:30左右,从家中七楼跳下,自杀身亡。又一个花季少女就这样轻率地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该贴在大丰论坛被曝后,立即成为网络舆论的焦点。震惊之余,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在这逝去的

2、学生背后,有着哪些值得深思的话题,需要社会各界来共同思考。【分析】金陵晚报报道江苏省中学生消极情绪的发生率为38.3%。江苏省疾病控制中心进行了“江苏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其中一项就是自杀、情绪障碍等危险行为调查,该调查在我省5169名中学生中展开,结果显示,15.4%的中学生考虑过自杀。第二届中美精神学学术会议的一份资料显示,自杀是中学生死亡的第一原因。令专家们震惊的是,近两年,中学生自杀明显呈低龄化和增多趋势。这一现象特别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予以关注。本文试从中学生自杀的类型、原因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理论上的初步探讨。一、中学生自杀的类型自杀是指自己策划的直接或间接

3、地伤害自我的行为,而且自杀者完全清楚行为的后果可能导致死亡,但还是启动并完成此行动。根据不同标准,中学生自杀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自杀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冲动型自杀和理智型自杀。冲动型自杀是在情绪失控下的冲动行为,常常因失恋、被教师诬陷或讽刺、宗教狂热等引起。理智型自杀是经过长期的体验、推理和判断之后而造成的,有一个较长的心理发展过程,如学习压力大、身体疾病、师生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等导致的自杀就是这一类型。根据自杀的心理性质,自杀又可分为心理满足型自杀和心理解脱型自杀。心理满足型是把自杀作为一种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手段,包括:宗教型,如为“法轮功”自杀的学生;示威型,为

4、向对立面示威而自杀;报复型,自杀者想象自己死后,他人会为此后悔、内疚或痛苦,以此来获得心理满足。心理解脱型是把自杀作为一种解脱心理压力或生理痛苦的手段,包括:绝望型,如因考不上大学而绝望自杀;空虚型,因精神空虚、失去生活兴趣而自杀;孤独型,感到失去了友谊、失去家长和教师的关爱而自杀;厌倦型,长期在心理或生理上感到痛苦、烦闷而自杀。二、学生自杀的原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自杀是死的本能战胜生的本能的结果。当支持生命力的重要支柱瓦解时,生的本能被削弱,死的本能占了统治地位,结果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自杀倾向。社会学认为,自杀与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从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来分析,中学生自杀有以

5、下原因。(一)社会方面原因: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传递的信息非常多,有的信息又自相矛盾,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如此迅速,人的价值观念和善恶观念变得多样,金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衡量价值实现的一个最重要的评判,社会传递的信息和符号是复杂的和迷离的,甚至是不统一的,例如,我们一方面教育学生,没有行业和职业的贵贱,做什么都是为社会做贡献,鼓励大家无私奉献,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报纸杂志上的成功人士都是那些获得财富的人,尤其是那些发了财的校友,更是被请回学校当做楷模,而那些默默无闻做奉献的人,什么都不是,没有人关注,小小年纪的学生很困惑,到底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呢?别说是孩子,就是成人都很困

6、惑,矛盾。(二)家庭方面原因: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失当,过分溺爱娇惯或斥责、苛求、打骂,或家长期望值过高,一旦高期望变成高失望,付出与收获的巨大反差常导致父母心理严重失衡,这些又必然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明明暗暗的方式表露出来,都会使学生感到家庭的巨大压力而处于紧张、焦虑、不安之中。有的中学生家庭环境较复杂,或某些家庭事件使得亲子关系不良,或亲人的突然死亡带来强烈刺激。由于其阅历浅,对问题的分析认识能力低,方法少,易陷入束手无策的境地,倍感孤独无助,苦涩、迷茫,便轻率地选择了不归之路。(三)教育教学方面原因:美国布洛姆(Brown,D.T.)的研究认为:学校的压力源,一

7、是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二是同学之间的关系;三是成绩与考试;四是来自于学校的批评与处罚。来自学校的任何一方压力源,当其不堪重负时,就极有可能以死来逃避或抗争。虽说现在高喊素质教育,但师生依旧面临升学的压力,师生关系也易紧张。学生繁重的学习任务、持久的学习时间,尤其是升学压力给一部分青少年学生造成了精神负担。少数学生为了面子,在不堪重负情况下选择了自杀的路子。有些学生成绩不好,心理有较脆弱,也易想不开。(四)学生自身原因现在的家庭,很多都是独身子女,都是爷爷奶奶惯,爸爸妈妈宠,把小孩子弄得像个玻璃娃娃,一不小心就碎了。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