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 术语 超声检测[1]

无损检测 术语 超声检测[1]

ID:4126198

大小:467.34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7-11-29

无损检测 术语 超声检测[1]_第1页
无损检测 术语 超声检测[1]_第2页
无损检测 术语 超声检测[1]_第3页
无损检测 术语 超声检测[1]_第4页
无损检测 术语 超声检测[1]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损检测 术语 超声检测[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次前言1范围2一般术语3与“波”相关的术语4与“角”相关的术语5与“脉冲和回波”相关的术语6与“探头”相关的术语7与“超声检测仪器”相关的术语8与“试块”相关的术语9与“检测技术(方法)”相关的术语10与“受检件”相关的术语11与“耦合”相关的术语12与“定位”相关的术语13与“评价方法”相关的术语14与“显示方法”相关的术语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ISO5577:2000《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词汇》(英文版)。本标准等同翻译ISO5577:2000。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b)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c)增加了“中文索引”以指导使用;d)原国际标

2、准的章条编号格式改为GB/T1.1—2000规定的章条编号格式。本标准代替GB/T12604.1—1990《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本标准与GB/T12604.1—199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一般术语(见第2章);——修改了与“波”相关的术语(1990年版的第2章;本版的第3章);——修改了与“角”相关的术语(1990年版的第2章;本版的第4章);——修改了与“脉冲和回波”相关的术语(1990年版的第2章;本版的第5章);——修改了与“探头”相关的术语(1990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6章);——修改了与“超声检测仪器”相关的术语(1990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7章);——修改了与“

3、试块”相关的术语(1990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8章);——修改了与“检测技术(方法)”相关的术语(1990年版的第4章;本版的第9章);——修改了与“受检件”相关的术语(1990年版的第4章;本版的第10章);——修改了与“耦合”相关的术语(1990年版的第4章;本版的第11章);——修改了与“定位”相关的术语(1990年版的第4章;本版的第12章);——修改了与“评价方法”相关的术语(1990年版的第4章;本版的第13章);——修改了与“显示方法”相关的术语(1990年版的第4章;本版的第14章)。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

4、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亦韦、李家伟。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2604.1—1990。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1范围范围本标准界定了用于超声无损检测方法的术语,作为标准和一般使用的共同基础。2一般术语一般术语2.1声吸收acousticalabsorption衰减的组成部分,由于部分声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如热能)所引起。2.2声各向异性acousticalanisotropy1)材料的声学特性,超声向各个方向传播时所呈现出

5、的不同的声学特性,如声速。2.3声阻抗acousticalimpedance2)给定材料中某一点的声压与质点速度的比值,通常表达为声速与密度的乘积。2.4声影acousticshadow阴影区shadowzone由于受检件的几何形状或其中存在不连续而使以给定方向传播的超声波能量不能抵达的区域。2.5衰减attenuation声衰减soundattenuation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吸收和散射所引起的声压降低。2.6声衰减系数attenuationcoefficient用来表示每单位传播距离衰减量的系数,该系数与材料性能、波长和波型有关,常以dB/m表示。2.7声束轴线beamaxis通

6、过远场中声压极大值的一些点并延伸到声源的线。见图2、图10、图11、图12和图16。2.8声束边缘beamedge远场中超声束的边界,在与探头距离相同处测量,该边界处的声压已降至声束轴线上声压值的一给定比率。见图2。______________________1)ISO5577:2000英文版由于印刷错误而缺失本条定义,现本条定义为参照了ISO5577:2000法文版后重新编写。2)ISO5577:2000英文版的本条定义的前半句为“给定材料中某一点的声压与声速的比值”,存在明显技术错误。2.9声束轮廓beamprofile由声束边缘所确定的声束形状。2.10声束扩散beamspread声

7、波在材料中传播时声束的扩展。2.11分贝decibeldB两个超声信号幅度的比值以10为底的对数的20倍。dB=20log10(幅度比)2.12不连续discontinuity连续性的缺失。见图6、图10、图11、图13、图14、图16、图17a)、图17b)、图17c)、图18和图19。2.13边缘效应edgeeffect超声波由反射体边缘衍射引起的现象。2.14远场farfield超过声束轴线上最后一个声压极大值而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