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立体声广播的调制与解调

调频立体声广播的调制与解调

ID:41288426

大小:1.62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21

调频立体声广播的调制与解调_第1页
调频立体声广播的调制与解调_第2页
调频立体声广播的调制与解调_第3页
调频立体声广播的调制与解调_第4页
调频立体声广播的调制与解调_第5页
调频立体声广播的调制与解调_第6页
调频立体声广播的调制与解调_第7页
调频立体声广播的调制与解调_第8页
调频立体声广播的调制与解调_第9页
调频立体声广播的调制与解调_第10页
资源描述:

《调频立体声广播的调制与解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通信系统课程设计题目:调频立体声广播的调制与解调班级:信工083班姓名:何林兵学好:20080202310指导老师:张海燕、尹立强时间:2011年5月23号-6月3号一、实习目的1、熟悉使用SystemView软件,了解各功能模块的操作和使用方法;2、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了解模拟宽带信号间接调频和解调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3、理论与模拟实践的结合,对理论的更好的认识。二、实习仪器◆SystemView软件;三、实习内容◆原理1、FM立体声广播的调制在单声道传输中,接收机的每个扬声器都再生出同一个信息。虽然可以用特殊的扬声器将信息频率分开,但是不能在空

2、间上将单声道声音分开。整个信息信号好像来自同一个方向。为了使聆听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中包括了对声音频率和幅度的真实再现),所以我们要采用立体声广播。FM立体声广播中,声音在空间上被分成两路音频信号,一个左声道信号L,一个右声道信号R,频率都在50HZ~15KHZ,左声道和右声道相加形成和信号(L+R),相减形成差信号(L-R)。在调制之前,差信号(L-R)先对38KHZ的副载波进行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然后与和信号(L+R)进行频分复用后,作为FM立体声广播的基带信号进行调制。将导频取为19KHZ而不是38KHZ的原因是:19KHZ的导频更容易

3、从接收端的频分复用信号中分离出来。原理框图为:L-R++38KHZ振荡器19KHZ振荡器衰减+FM调制器输出R右声道左声道LL+R一+图一2、FM立体声广播的非相干解调接受立体声广播后先进行鉴频,得到频分复用信号。再对频分复用信号进行相应的分离,已恢复出左声道L右声道R。原理框图如下:BPF及其限幅器鉴频器LPF0~15KHZBPF23KHZ~53KHZ导频滤波19KHZLPF0~15KHZ++LR图二其中,BPF的作用是抑制调频信号带宽以外的噪声;限幅器的作用是消除信道中的噪声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调频波的振幅起伏;鉴频器有半波整流器和低通滤波器构成。

4、◆仿真1、FM立体声广播的调频仿真电路:图三其中,模块0为左声道信号,频率为15;模块1为右声道信号,频率为15K;模块2为求负数;模块6为副载波,频率为38KHZ;模块26为导频,频率为19KHZ;模块8为衰减器;模块10为调频器。2、FM立体声广播的解调仿真电路:图四其中,模块12为高斯白噪声;模块14为限幅器;模块15为微分器;模块16为半波整流器;模块17为低通滤波器;模块18、模块20为低通滤波器;模块19为带通滤波器;模块22为倍频器;模块24为反相器;并且,模块11、12构成带有噪声的信道;模块15~17构成了鉴频器(模块16、17构

5、成包络检波器,鉴频器有微分器和包络检波器组成)。2、设定系统的定时窗口系统仿真之前首先必须定义参数,系统定时直接控制系统的仿真。同时系统定时的设定直接影响系统仿真的精度,如下图:图五其中,主要设定No.ofSamples为采样点数,设为512;SampleRate为采样频率,应该大于2倍的载频,设为460。◆分析仿真结果⑴、左声道波形图和频谱图:图六(a)图六(b)⑵、右声道波形图和频谱图:图七(a)图七(b)⑴、立体声基带信号波形图和频谱图:图八(a)图八(b)⑵、立体声调制信号波形图和频谱图:图九(a)图九(b)⑴、立体声加噪声波形图:图十(a

6、)图十(b)⑴、左声道解调波形图:图十一(a)图十一(b)⑴、右声道解调波形图:图十二(a)图十二(b)⑵、立体声指示图:图十三(a)图十三(b)分析波形图可知,解调后的波形基本上和调制信号一样,但是还是存在偏差,产生这个的主要原因是有噪声的干扰。所以调制时尽可能的使信噪比高点,最好不要出现门限效应,这样,在调制与解调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四、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以前学到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理解了很多以前在学的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让我更深的理解了那句:实践出真理。同时,给了我更深的提示以后要多实践,多动手,多思考。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做任

7、何事情所要有的态度和心态,首先我明白了做学问要一丝不苟,对出现的任何问题和偏差都不要轻视,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去解决,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毅力,只要坚持做就可以找到思路去解决问题。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提高了我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因为我们这次实验的完成,必须自己学会如何使用这个软件,其实还要学习所做的实验的理论和原理,在此基础上还有可能对实验进行扩展。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了证实,是我对于这门课的学习有的更深的认识和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五、参考文献◆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第六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杨建华《通信原理实验指导》国防工业

8、出版社2007◆罗兵卫《SystemView动态系统分析与通信系统仿真设计》西安电子出版社2001◆张海燕苏新红《高频电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