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颐和园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颐和园

ID:41337939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2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颐和园_第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颐和园_第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颐和园_第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颐和园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颐和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颐和园》教学设计绵竹市观鱼学校黄宝蓉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几”,能正确读写“神清气爽、金碧辉煌、葱郁、隐隐约约”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产生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产生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搜

2、集、整理颐和园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1)课前预习课文。(2)搜集有关颐和园的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测预习,导入新课。1、教师导学:颐和园在什么地方?通过预习课文,你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2、课件检查生字读音,重点强调读准“耸、柱、栽、狮”,分清这几个字的平翘舌音。3、学生合作分段朗读课文,读后适当评议、正音。二、初读课文,分清条理。1、学生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并说说分层次的理由。2、师生交流。思考:作者是按什么

3、顺序游览颐和园的?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走完长廊,就到了()。从万寿山下来,就是()。3、学生讨论分层次,并概括各层次大意。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颐和园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大、美。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具体描写颐和园的美丽景色。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照应开头,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赞美之情。三、再读课文,学习词语。1、指导学生分段朗读。2、提出词语,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义并选一些词语说一句话。如:葱绿、隐隐约约、远眺、金碧辉煌

4、、姿态不一。四、课堂小结,回归整体。1、完成填空。本文是按()的结构来布局谋篇的。在第2~5自然段中,作者分别介绍了()、()、()等景物的特点,开头和结尾又(),层次分明,布局合理。2、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感知了《颐和园》这篇课文,学习了字词,弄清了课文的结构和叙述顺序,下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景物的。第二课时一、师生交流,导入新课。1、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颐和园的资料。2、导入新课: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徜徉在颐和园。二、细读文本,感受美景。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向我们展示了颐和园的美呢?选取你

5、最喜欢的一处景物仔细读文,画出最能表现景物美的句子,反复地读一读,把读书的体会在小组内交流。学生自由读文,汇报交流:长廊(抓住“长”和“美”两个特点学习体会)1、“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抓住“700多米”“273间”这两个数据感受长廊的“长”。数字不好理解,可引导学生同自己的教室或操场来比较,增强感性认识。)2、“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理解“横槛”,这是长廊的画美。)3、“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

6、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理解“神清气爽”,这是长廊两旁的环境美。)4、欣赏长廊视频,感受长廊直观的视觉美。5、介绍:长廊在1990年的时候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还被收录到《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学生读出心中的骄傲与自豪。万寿山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游览万寿山的时候,分别是站在万寿山的哪些地方进行观察的?观察到了哪些景物呢?哪些句子给人以美的想象?边读边画。1、体会作者抓住重点景物来描写万寿山的美。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可以看见葱郁的树丛,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

7、墙。向前看,可以看见昆明湖,以及游船、画舫。向东远眺,可以看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2、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感受万寿山的美。(1)“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抓住“耸立”一词感受佛香阁的高大;抓住“金碧辉煌”一词感受排云殿的雄伟气势。)(2)“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读一读表示颜色的词语,体会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特色及古色古香的美。)(3)“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

8、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①对比句子,感受昆明湖的“静”和“绿”。A、昆明湖是那么静,是那么绿。B、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②体会“滑”字用得巧妙。③读出对昆明湖的喜爱,并背诵下来。昆明湖1、指名朗读第5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