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古诗赏析》PPT课件

《音乐古诗赏析》PPT课件

ID:41356333

大小:247.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22

《音乐古诗赏析》PPT课件_第1页
《音乐古诗赏析》PPT课件_第2页
《音乐古诗赏析》PPT课件_第3页
《音乐古诗赏析》PPT课件_第4页
《音乐古诗赏析》PPT课件_第5页
《音乐古诗赏析》PPT课件_第6页
《音乐古诗赏析》PPT课件_第7页
《音乐古诗赏析》PPT课件_第8页
资源描述:

《《音乐古诗赏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1)“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2)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②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

2、成1--2题。听弹琴[唐]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1.一、二两句表现了琴声怎样的特点?结合诗句赏析。2.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1.“泠泠”,表现了琴声的清越;“松风寒”,以风入山林暗示琴声的凄清,以及风来松下的肃穆之感。2.①对比,托物言志;②古调虽好,今天多不弹,两相对照,表现一种与流俗不合的志向以及诗人孤芳自赏的情操。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①,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注释:①纷纷:繁多而杂乱,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1、本诗是一首十分

3、出色的乐曲赞美诗,哪些句子是描写乐曲的,运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什么效果,结合诗句赏析。2、从整首诗来看,本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分析。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

4、,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描写音乐的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借代、通感(感官转换)……2、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衬托(烘托)、直接描写、间接描写、联想(想象)……主题:表现音乐的美妙和弹奏者技艺的高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