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ppt课件

《低分子肝素钙》ppt课件

ID:41374582

大小:383.8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8-23

《低分子肝素钙》ppt课件_第1页
《低分子肝素钙》ppt课件_第2页
《低分子肝素钙》ppt课件_第3页
《低分子肝素钙》ppt课件_第4页
《低分子肝素钙》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分子肝素钙》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临床应用、药理作用、用法、不良反应及禁忌症主讲人:张丽萍【通用名】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本品抗凝血药.可阻抑血液的凝固过程.用于防止血栓的形成.商品名称:立迈青英文名称:LowMolecnlarWeightHeparinCalciumforInjection:【通用名汉语拼音】ZhusheyongDifenzilianggansugaizhusheye【功能主治及临床应用】脑血栓,血栓性静脉炎,下肢深静脉栓塞,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液透析时预防血凝块形成,溶栓治疗是指用药物来活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皮下注射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使大量纤溶酶生成,从而加速

2、以形成血栓的溶解,并可有效预防骨折卧床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适应症】脑血栓,血栓性静脉炎,下肢深静脉栓塞,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的卧床患者,及D-二聚体值异常患者【主要成分】化学名称:肝素钠裂解获得的硫酸氨基葡聚糖片段的钙盐分子量:重均分子量为3000——5000辅料:注射用水【剂型】注射粉针剂【用法用量】1.血透时预防血凝块形成皮下注射:成人1)深部皮下注射.首次2500-5000国际单位.1ml注射用水溶解或根据凝血试验监测结果,或D-二聚体调整2)每次透析开始时应从血管通道动脉端注入5000单位本品3).预防性应用.术前2小时深部皮下注射50

3、00单位.之后每8-12小时重复上述剂量.持续7天。2.用于预防和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1)皮下注射:成人1)深部皮下注射.首次2500-5000国际单位.1ml注射用水溶解2)术前1-2小时,皮下注射用水溶解.首次2500国际单位.1ml注射用水溶解,术后每天皮下注射2500国际单位,连用5天。或根据凝血试验监测结果,或D-二聚体检测值调整。3.腹部皮下注射应用本品皮下注射部位选择(脐上下左右各5cm,脐周1cm以外范围内将腹部分为四个象限,轮换进行注射,这样既减轻病人痛苦又可使药液充分吸收)排气注射前避免药液从针头溢出,防止药液注射时帯入针眼,针眼处血管渗血,导致局部皮肤瘀斑。

4、【不良反应】1.局部刺激.可见注射局部小结节和血肿.数日后自行消失.2.长期用药可引起出血.血小板减少及骨质疏松等3.过敏反应较少见.【注意事项】本品不可肌肉注射给药.下列情况慎用1);有过敏史者2);有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者。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中风,肝肾功能不全.出血性器质性病变.视网膜血管疾患.孕妇.服用抗凝血药者及老年人应慎用.3.治疗期间注意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及抗Xa因子活性治疗本品不可肌肉注射给药.【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急性细菌性心膜炎禁用,血小板减少症禁用,禁止在所有有损伤、硬结和瘢痕的部位注射。【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慎用。【老年用药】60岁以上(特别是

5、女性)对肝素较敏感,故使用本品期间可能易出血,须注意。【药品相互作用】本品与非载体类抗炎药、水杨酸类药、口服抗凝药、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和血浆增溶剂(右旋糖酐)等药物同时使用时应注意观察(因为这些药物可增加出血危险性)低分子量肝素钙(以下简称本品)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Ⅲ(ATⅢ)依赖性抗血栓形成药,其药理作用与普通肝素钠基本相似。普通肝素可分离抗血栓活性和抗血凝活性,血浆中凝血酶(即因子Ⅱa)活性与血凝关系密切,因子Xa活性与血栓形成关系较密切。由于本品抗因子Xa活性与抗因子Ⅱa活性之比值为2.5~5.0,而普通肝素为1.0左右,因此,本品对体内、外血栓,动、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抑制作

6、用,本品能刺激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凝血途径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活化物,不被血小板第4因子中和和对血小板功能亦无明显影响。本品对血栓因子活性溶解有间接协同作用,可用于治疗已形成的深部静脉血栓。预防性抗血栓治疗只需每天皮下注射一次,一般不需实验室监测。本品无三致(致突变,致畸胎,致癌)毒性。给小白鼠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本品的LD50分别为1655mg/kg和3764mg/kg。【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本品具有明显的抗Xa因子活性,药效学研究本品对体内外血栓,动静脉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而对凝血和纤溶系统影响小。产生抗血栓作用时,出血可能性小。【药代动力学】由其血浆抗Xa因子活性确定。皮下注射3

7、小时达血浆峰值后下降,但24小时任可测得,半衰期3.5小时,用药期间抗IIa因子活性低于抗Xa因子活性,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接近100【监测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及骨折卧床和老年患者。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