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死时说课稿

当我死时说课稿

ID:41381873

大小:58.4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3

当我死时说课稿_第1页
当我死时说课稿_第2页
当我死时说课稿_第3页
当我死时说课稿_第4页
当我死时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我死时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我死时》说课材料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余光中的《当我死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当我死时》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里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以“听千古涛声感爱国深情”为主题展开。《当我死时》是一首现代诗,主要是通过对“当我死时”的想象描写,表达对祖国的眷恋和怀念。“语言明快清新,形象鲜活,意想独特,构思巧妙”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2、1.了解作者及其乡愁情结,理解并积累文中生字词。2.理解作者将难以言说的情绪化为具体可感的物的写法。3•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这首诗,作者将那份深深的思乡愁和爱国情化为死后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把大陆作为一张永久的睡床,即使不能回去,死也要葬在长江黄河之间,把长江黄河当作永生的音乐来谛听,感情强烈,意象独特,构思巧妙,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诗歌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味感情,陶冶情操,这也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所以我将目标二•三订为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二、说教法和学法科

3、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八个坏节展开。环节1导入新课,朗诵诗歌《乡愁》,提问:同学们从中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

4、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浓浓的情感氛围,有利于学生走进文章,走近作者。环节2简介作者以多媒体出示作者相关情况及写作背景这样可以增加容量,以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作者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环节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请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画出文中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接下来,教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提出朗读要求:注意读好断句,读出抑扬顿挫

5、与情感之后小组派代表包含情感地朗读,其他小组同学当老师评价朗读效果,并说明理由。听示范朗读,与自己的朗读作比较。老师强调朗读这篇文章应注意的细节。新课标特别强调语文课堂上要有多种形式的“读”与“听”,有感情的反复朗读是诗歌学习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同吋也是本单元的一个能力学习目标。其作用不仅使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和韵律美,获得对诗歌的初步理解,还能陶冶情操。这一环节的设置也为下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打下基础。环节4内容研读赏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來代替

6、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以多媒体岀示问题1.2:1.面对死亡,多数的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诗人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试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2.作者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受,试说出理由。从中流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教师请学生先默读再分组讨论。1,2两个问题的设置一脉相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并能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重难点。环节5语言赏析这篇文章语言明快清新,极富感染力。再读全文,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了,并说明理由。语言是诗的灵魂,通过对语言的品

7、味,更加深对诗的主题的理解和感悟。环节6比较探究1・多媒体出示席慕容的《乡愁》乡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晩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2•出示《我的中国心》的歌词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屮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要求:

8、朗读这两篇文章,分小组讨论,从语言意象和感情方比较三篇文章的异同。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好处:比较探究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更是这套教材的一大特点,这篇文章也是编者安排的比较探究环节的文章,教材也安排的有比较的文章,但我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文章本身的特点,特选择了这两篇文章来做比较学习,这两篇文章既浅显易懂,又与本文有较多的比较点。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