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预习案--正稿

第2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预习案--正稿

ID:41395456

大小:80.9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4

第2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预习案--正稿_第1页
第2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预习案--正稿_第2页
第2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预习案--正稿_第3页
第2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预习案--正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2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预习案--正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预习案【学海导航】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填写下列内容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下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运动特占八①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度竖直向下);②初速度为0①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度竖直向卜)②初速度竖直;①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度竖直向下);②初速度竖百;运动性质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V。向下的、加速度为g的匀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向上的、加速度为g的匀直线运动运动规律片=gfh*齐=卩0+gr412v;-比=2gh儿=b-刃;h=^t~^gt2v;-比=2gb运动的分解速度为向卜•的%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速度为向上

2、的Vo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随堂训练】1.[广东省珠海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时,下列说法屮正确的是()A.将物体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且不计空气阻力,则其运动为竖直上抛运动B•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与物体重力有关,重力越大的物体,加速度越小C.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达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D.竖直上抛运动过程中,其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都可改变2.(2003年上海春)如呆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一颗礼花弹上升至320m高处,在地而发射时,竖直向上的初速度至少为(沪lOm/s?)()A.40m/sB.60m/sC.80m/sD.100m

3、/s3.已知竖直上抛的物体的初速度30m/s(g=10m/s2)(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以及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⑵物体由最高点落冋到原地时的速度以及落冋原地所用的时间第2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教学案【知识归纳】1.竖宜上抛运动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①分段处理:把竖直上抛分成末速度为零的向上的匀减速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个过程的加速度均为g。②整体处理:竖直上抛运动是初速度为v。、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都适用于整个过程。2竖直上抛运动规律性结论:(1)上升到最大高度的时间$=/g0(2)最大高度耳=卩;/2go

4、(3)从抛出到再落回原地的时间丁=2心匕(4)从上抛过程中的任一点开始计算,」:升到最高点的吋间跟由最高点落到这一点所需时间总是相等的。(5)在上抛过程中经过任一点的上升速度和下降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典型例题】【例1】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10m/s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h=175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少时间落到地面?落地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o)【例2]某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侧上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岀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m处所经历的时间可以是多少(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o【当堂巩

5、固】1、竖直向上抛岀一个物体,设向上为正,则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2.某同学身髙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1.8m髙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人约为(取沪10m/s2)()A.2m/sC.6m/sB.4m/sD.8m/s3.一物休做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初速度为30m/s,当它的位移为25m时,经历时间为(沪10m/s2)()A.1sC.5sB.2sD.3s4、在离地面15m的高处,以10m/s的初速度竖直I:抛一小球,求小球落地吋的速度和小球从抛出到落地所用的吋间。(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収重力加速

6、度®=9)5.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畀的时间间隔是5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的时间间隔是3s,则彳、〃之间的距离是(歹10m/s2)()A.80mC.20mB.40mD.初速度未知,无法确定6—跳水运动员从离水iflilO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英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屮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多少?(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取g=l()m/s2,结果保辭两位有效数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