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 10093-2017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完整版

TB 10093-2017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完整版

ID:41428700

大小:2.76 MB

页数:256页

时间:2019-08-24

TB 10093-2017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完整版_第1页
TB 10093-2017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完整版_第2页
TB 10093-2017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完整版_第3页
TB 10093-2017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完整版_第4页
TB 10093-2017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完整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TB 10093-2017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完整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BTB10093—2017PJ464—201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CodeforDesignonSubsoilandFoundationofRailwayBridgeandCulvert2017-01-02发布2017-05-01实施国家铁路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CodeforDesignonSubsoilandFoundationofRailwayBridgeandCulvertTB10093-2017J464-2017主编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批准部门:国家铁路局施行日期:2017年05

2、月01日版本:1951年12月第1版1958年11月第2版1974年12月第3版1985年8月第4版1996年5月第5版1999年10月第6版2005年6月第7版2017年5月第1版中国铁道出版社前言《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发布以来,我国铁路尤其高速铁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京沪、京广、郑西、哈大等高速铁路,宜万、太中银等客货共线铁路,山西中南部通道、蒙华等重载铁路,珠三角及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等大批铁路项目相继建成通车,完善了路网结构,增加了铁路运输服务的有效供给。随着桥涵结构在铁路尤其高速铁路中比例不断增加,新型结构形式不断涌现,新技术

3、、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得到广泛应用,为进一步完善铁路桥涵建设标准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规范根据国家铁路局构建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要求,为满足铁路桥涵建设和发展需要,统一铁路桥涵设计标准,提高铁路桥涵设计水平,保障铁路桥涵安全与质量,在《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等规范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我国高速、城际、客货共线和重载铁路桥涵建设、运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全面修订而成。本规范贯彻落实了安全优先的原则,强化了质量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及风险防范、防灾减灾等技术要求,并结合我国国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了不同运输性质类型、

4、不同速度等级铁路桥梁的主要设计标准,进一步提升了规范的科学性和技术经济合理性。本规范共分10章,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础稳定性和基础沉降,地基承载力,明挖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挖井基础,特殊地基,改建既有线、增建第二线的桥涵基础,另有7个附录。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修订了规范适用范围,适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共线Ⅰ级和Ⅱ级铁路、重载铁路桥涵结构设计。2.增加了位于路桥(涵)过渡段范围内桥台(涵洞)基坑填料的规定。3.整合修订了高速、城际、客货共线、重载铁路梁式桥静定结构按设计速度分级的墩台基础沉降限值规定。4.明确了涵洞工后沉降限值按是否在过渡段范围内作不

5、同要求。5.修改了摩擦桩试桩范围。修改了成孔桩径的有关规定,将成孔桩径改为设计桩径,修改了钢筋最小锚固长度规定。16.新增了沉井井壁与土体间的摩阻力取值。7.新增浮式沉井井壁和内隔墙设计检算应考虑内外水头差作用的规定,删除了浮式沉井基础中气筒的相关内容。9.删除了软土地基砂井、砂桩的有关内容,补充了常用地基处理措施。10.新增“挖井基础”一章,规定了挖井基础的适用范围,设计原则及施工注意事项。11.修改了湿陷性黄土地区桥涵建筑物的分类办法及地基处理的措施。12.新增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桩基础、挖井基础等相关要求,补充了桩侧极限负摩阻力等设计参数取值。13.补充了多年冻土地基桥涵

6、基础埋置深度计算办法,涵洞基础设计原则,附属工程基础埋深及沉降缝设置要求。14.“特殊地基”中新增“岩溶地区地基”一节,对岩溶地区桥涵基础设计及施工处理措施作了原则规定。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10号,邮政编码:300142),并抄送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由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负责解释。主编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苏伟、张莉、

7、王召祜、高策、田杨、杜宝军、周四思、王俊杰、周勇政。主要审查人:吴少海、殷宁骏、陈良江、刘燕、薛吉岗、张红旭、刘椿、陈克坚、徐升桥、杨鹏建、韩晓强、鄢勇、王新国、彭华春、宁伯伟、桂婞。2目次1总则.....................................................................................................................................12术语和符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