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弦教案

命若琴弦教案

ID:41464542

大小:5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25

命若琴弦教案_第1页
命若琴弦教案_第2页
命若琴弦教案_第3页
命若琴弦教案_第4页
命若琴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命若琴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命若琴弦》教案一、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体会本文深沉诚挚的情感。2.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二、学习要点1.解题关键字命若琴弦,脆弱还是坚强;生存——由目的走向过程的救赎之路;史铁生,中国现代作家。2.内容提示这篇小说情节简单,叙述朴素,结构清晰。故事的中心人物试两个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瞎子师徒,以说唱为生。老瞎子从师傅那里得到了一张药方,弹断一千根弦之后服那付药,就可以看到世界。为了这个目的,老瞎子走过了50年风雨坎坷之路,每天和小瞎子攀山越岭,走遍大村小舍,用心去弹自己的琴。可是在野羊坳村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弦后,老瞎子才知道那药方

2、原来是一张白纸。老瞎子的生活目标轰然倒塌,坚持他一辈子的理想在瞬间破灭。他曾沮丧不已,可是为了小瞎子,他把目标虚设到更远,给小瞎子也开了药方:弹断一千二百根。靠着这个脆弱的信念,他们依然顽强地踏上了人生之路。“目的虽然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三、作者生平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中国现代作家。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4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

3、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5万元)。《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获得《作家报》1996年十佳小说奖,1997年当选北京作协副主席,最备受瞩目的是他曾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 四、作者作品1.主要作品 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 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4、有关庙的回忆》、《秋天的怀念》、《姻缘》等文论:《理想的当代文学批评答自己问(上)、(下)》、《写作四谈》等2、创作阶段(1)第一阶段:1979-1982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作品是《午餐半小时》、《没有太阳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和《白色的纸帆》。这个阶段的小说受契诃夫小说的影响比较明显,把一些极有个性特征而又琐琐碎碎的小人物凝缩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用极具匠心的构思和极浓重的情绪渲染来拓展叙事空间。但因为这些作品低沉的基调和感伤的气息,很难发表,即使发表也受到冷落。(2)第二阶段:1983-1986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作品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

5、的星星》、《插队的故事》和《命若琴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曾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整篇小说像是一首悠扬的牧歌,背景是秋山的色彩:红的小灌木叶子,黄的杜梨树叶子,珊瑚珠似的小酸枣,蓝蒙蒙的野山花。有牧笛从那秋色中透出来。在这篇作品里,铁生调动出所有他对那片土地的情感,使画面凸现出那种色彩凝滞的效果,让那信天游的动人旋律在这凝滞的效果中游动。这个作品最终有极强的回声效果:当一切都淡化成一缕缕轻烟消散的时候,只剩下信天游在空旷的天幕上飘荡。而它的回声,又极像是一颗心脏在缓缓而有力地跳跃。这一阶段的创作,史铁生基本都以情感作为构思的契机,炽热真挚的

6、情感就是他作品的主旋律,这一阶段,他还写作了多篇情感丰富的散文,如《秋天的怀念》和《合欢树》。这一阶段他的关注点基本是对人性的思考,于是作品基本上都笼罩了一种很丰富的人格的光彩。但这时的史铁生心还不静,所以作品表层的丰富色彩背后还没有那种动人的清澄。(3)第三阶段:1987-1990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作品是《礼拜日》《原罪·宿命》《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和《小说三篇》。《礼拜日》试图追求局部碎片拼贴成整体的那种效果。这里的主体是一连串的错位:天奇与晓堃;这个男人与那个女人;母亲与未成年的女儿;看蚂蚁的孩子;养鸟老人坐在大树根上,树不知哪里去了,鸟笼挂

7、在旁边的小树上;还有那找不到的太平桥。一切都在错位中显示一种不协调的协调。这种错位是成千上万的人痴迷地在找上帝藏起的东西的题意的充分显现。文章丰富的语流意味着多种多样的层次在语流中得到了组织,意味着语流中那些混浊的泡沫的渐渐散失。好像有些东西沉淀了下来,一颗本来呻吟着痛苦的心也就一下子变得静了。这一阶段,铁生在对人生痛苦感受思索的基础上,产生了豁然开朗一般的宗教感悟。这种超脱使他无法再去追究具体的呻吟与具体的情感纠结。他沉湎于那种橙黄色的境界之中,反复追寻那种穿透雾境对人生进行探究与把握的乐趣。这种追寻决定了他这一阶段创作的实验性,并给它们染上了极浓的

8、理性思考的光影。但与此同时出现的,则是他进入那种境界的宁静带来的那种可贵的纯净。象有水仙花在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