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流域遭破坏的生态环境描述及修复措施

河道流域遭破坏的生态环境描述及修复措施

ID:41503665

大小:256.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6

河道流域遭破坏的生态环境描述及修复措施_第1页
河道流域遭破坏的生态环境描述及修复措施_第2页
河道流域遭破坏的生态环境描述及修复措施_第3页
河道流域遭破坏的生态环境描述及修复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河道流域遭破坏的生态环境描述及修复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道流域遭破坏的生态环境描述及修复措施一、遭破坏生态环境描述中国河道分布广泛,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发,导致自然及人工流域河道空间被不断挤占,水体污染愈发严重,周围植被破坏严重,土壤贫瘠;人为开荒种地及流域地质、土壤、综合因素,形成了多沙河流,导致河道的生态环境破坏非常严重,各种动植物无法生存,造成该生态系统处于变动、残缺状态,具体表现如下:1、河流源头植被稀疏,植被覆盖率低,其中耐旱灌木和草本大面积衰败,形势岌岌可危。水土流失严重,河道两岸树种单一,林层结构简单、绿色屏障残缺、生态多样性差;2、土地无序开发,环境承载力下降,土地贫瘠

2、化和沙化严重,造成当地气温上升、旱情加重,严重威胁绿洲的生存和发展;3、水体污染严重,自净能力差。许多河道是城市地表径流的汇集地,生活垃圾在地表汇流时进入河道,严重污染环境。另外,一些生活、生产污水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而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道水流流动性差,水体污染严重,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4、生态环境退化。随着河流水质恶化和底泥中污染物的大量沉积,各种微生物(细菌)等大量繁殖,水体中溶解氧量降低,水生生物种类快速减少。河道过度的人工渠化造成湿地面积减小,隔断了土壤和水体的物质交换,生物栖息地被分割、孤立,破坏了两栖动物及部分水生生物的生息空间,也使生物种

3、群特别是植物群落失去了生存空间,使生物多样性降低,物种数目大量缩减,最后造成河道流域地带生态环境不断退化。图1遭受破坏的河道流域二、修复措施由于河道流域环境的破坏,一些高等动植物势必灭绝,所以根据群落演替规律,为了使该河道生态系统能够重新演替到一个完整稳定的状态,则应该从最基础的环境因子开始控制,但是如果单纯靠自然演替则无法在短时间内使该生态系统恢复到稳定状态,因此必定要加入一定的人工干预。1、河道流域基础修复在河道流域内禁止挖沙,禁止在河滩地内开荒造田,保护野生草本植被,依靠两岸生态环境的修复,自然固定流沙;河道外部可设置疏林草地景观和生物防洪地带,建设绿

4、化工程。在河堤迎水面密植草本、灌木,建设生物软堤防,外围土地营造防护林带。2、以防风治沙保持水土为目标通过人工封山,以保护好现有天然植被为目的、同时采取见缝插针实施人工直插、植苗造林,选取樟子松、锦鸡、山里红等防风治沙能力强的树种,形成以天然植被群落为主的生态防护区。流域生态环境修复,要坚持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中心,多造林并造好林,利用森林来涵养水源和加固土地。当然,对于冲沟发育、沟壑纵横的剧烈侵蚀地带,应当首先大力加强沟道工程建设,尽可能拦蓄洪水,控制泥沙不下沟、崩岗不下移,然后恢复植被,营造优良产流汇流条件。3、加强生物生态修复(1)人工增氧。水中溶解氧含量

5、降低是水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于大气复氧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当河道污染物耗氧量过大时,单靠大气复氧是不够的,必须进行人工增氧,以提高水体的环境修复能力。比如可以利用河道及两岸堤水修建一些水车、喷泉及小瀑布等,这样既可以增加河道的景观效果,又可以增强河道内水体的流动性与交换能力,增大水中的溶解氧含量;(2)人工湿地。人工湿地能够充分利用砾石、沙石、沙土(土壤)过滤,生物与微生物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污染物,具有净化水体的功能。同时,沙卵石、滩涂湿地、水面可为植物生长和水、陆生物的栖息创造良好条件。在保证河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可利用自然

6、湿地或人工修建湿地,增加水陆过渡带,尽可能模仿自然模式为湿地生态系统创造基础条件,并修建适宜的湿地景观平台,发挥湿地调蓄洪水、调节局地气候、净化水体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自然、生态和环境功能;(3)水生生物调控。利用生物去除污染物的方法可以很好避免二次污染。鱼、虾、螺、贝等水生生物是河流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可以滤食和摄食河道中浮游生物与有机碎屑,促使水体环境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一些鱼类与贝类对河流水体中的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等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质。另外,鱼的游动有助于水体的上下流动,从而促进水体中污染物的沉淀与分解;(4)

7、补充水量。适时从其他河流给本河道水域调水和补水,可以增大河流的流速与流量。水量的增加可以稀释河道水体,降低河流污染物浓度,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流速增大可以增加水体交换频次,促进污染物的扩散、输移,同时还可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促进水生物数量和种类增加,提高它们环境耐受力,进一步促进生态演替。4、提高空间生物生境多样性河道水、陆空间面积与存异性越大,生物多样性越强,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服务价值所具有的促进作用越强,对于一个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来说,该地的物种数目一定是急剧减少,因此通过人工干预来增加生物种类,可以更好地使演替朝着稳定状态发展。(1)首先应努

8、力增加河道水面与两岸的面积,保持左右岸、上下游生物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