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命题趋势

中考作文命题趋势

ID:41557308

大小:69.8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27

中考作文命题趋势_第1页
中考作文命题趋势_第2页
中考作文命题趋势_第3页
中考作文命题趋势_第4页
中考作文命题趋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作文命题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08中考作文命题趋势2007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兼具“稳中有变,变中出新”的特点,在借鉴中融合了各自的地方特色,成为我们备考2008年中考作文的主要依据。一、以纲为纲,吃透课标精神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牛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近年的小考作文命题为学生的口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口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吃透课标梢神,是备考2008年中考作文的笫一要务。二、以牛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我们纵观近几年的屮考作文

2、命题,无论是话题作文,标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题意(材料)作文,都体现着以考生为木的精神,降低了审题难度,使毎位考生都冇话可说。近年最为显著的变化,是选题作文占了主流,让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考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而在材料提示或备选填充的标题中,要求考生以我手写我心,彰显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这一命题原则将贯穿于2008年的屮考作文命题之中,应引起考牛足够的重视。三、融合借鉴,凸现地方特色中考作文的命题总是相互借鉴的。一是借鉴其它省市或地区的命题经验,二是借鉴高考作文的命题经验,在继承屮借鉴,在借鉴中出新,是屮考作文命题的又一人特点,

3、也是2008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乂一趋势。同时,各地的作文试题乂更具地方特色。一是指试题体现了本地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考生群体的实际水平,二是试题内容反映了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所以,借鉴创新,凸现特色将成为命题又一趋势。可以说考生的备考,同样盂要借鉴各地满分作文的特点。考生可从“为什么这是篇满分作文”切入,借鉴他山Z石,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用我手写我心”注重个性化表达,为到达成功的彼岸而扬帆起航!作文在语文中考中素称“半壁江山”,一“文”定试Z说不再是空穴来风。2005年辽宁省人连市的作文分值为8()

4、分,加上阅读屮1()()字左右的读后感1()分,实际写作分为9()分,占卷宗总值的60%,这不能不引起考生及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近年屮考各门学科命题难度走低,答案“硬碰硬”的试题得分率明显提高,唯独这篇“好写”的“软”作文却难以冇把握“写好”,常令考生充满悬念。因此,及早着手对近年來各地中、高考作文试题作一番潜心梳理与分析,从屮寻找规律,窥探命题走势,得出个屮某些有益的启示,然后有的放矢地改进和优化考丽的作文训练,也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來。下而笔者试图从题型、内容、文体、限制等四个方面对下一轮中考作文的命题走势作点探析和预测,以期“

5、引玉”。其一、题型的多样性。2006年中考作文题型将进入“三国”时期,话题型、标题型和材料型“三足鼎立”之势口趋明朗。作为近五年风行的主流题型话题作文,受其“余波”的影响,尚有-•定市场。但是随着人们逐渐从热情走向理性,话题作文不再一枝独秀。05年高考作文,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直辖市祁不是话题型作文,其中三市为标题型作文,一市为材料型作文。从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分析,单一的话题型作文也不多见,而儿种题型组合的题目设置方式却频出卷端。这种“几选一”的题目设置方式,创设了一种宽松的写作环境和愉悦的构思心境,能更充分地体现考生的主体地位,便

6、于考生弘扬个性,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利真切体验。就内容而言,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为“AB”式,较常见的是话题型与标题型结对,如陕西、河南、四川、海南、云南、黑龙江等省及武汉、长沙、厦门、广东茂名、湖北黄冈等市;辽宁省和贵州省毕节地区等则是话题型少材料型配伍。由于传统的标题型、材料型试题重出江湖冃.被看好,标题型与材料型联袂的悄况也不鲜见,如05年吉林省卷作文(1)是以《安徒牛与爱因斯坦:童心爱心之楷模》屮的一语段为材料,耍求考牛“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章”;作文(2)是以《清晰的面孔》为题的标题作文。另外,长春市、

7、辽宁省大连市等卷也采用这一形式命题。二为“AA”式,如广东省卷两个题目都是半命题作文题型,题目⑴是《另一种—》,题目⑵是《我看见了—》;山西省卷“文题一”是给提示的全命题作文《翻过那座山》,“文题二”是半命题作文《(孝心、诚信、知识……)无价》;浙江省宁波市卷第一题为全命题作文《沟通》,第二题是半命题作文《—是一把双刃剑》,两个题目都没有作构思、选材等方面的提示,仅对“沟通”和“双刃剑”这两个名词作简要解释。这种“同型选择”的命题形式,既体现了考生的自主性,又兼顾了屮考筛选功能的相对公平性。值得关注的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省市(约占35%

8、),更注重评价的公平性,-•卷锁定一道题。如()5年北京市卷只提供一个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浙江省卷以“乐在其屮”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江西省卷以《—挺胸—》为题,写一篇文章。冇迹象表明,此种给题方式正呈上升趋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