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ID:41672654

大小:58.9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9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院名称:班级:姓名:学号:成绩:2012年9月7日当代应届人学生就业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率下降、预期薪酬与实际薪酬相差大,求职过程中存在自卑畏怯或盲目自大现象、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大学生就业后人才流失率过高,频繁跳槽现象严重等。本文根据对XX大学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初步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针对本校201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统计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100份。根据有效问卷的统计,调查情况如下:人数比例性别男5050%女5050%是否找到工作是3

2、939%否6161%待遇是否满意满意1515%一般5757%不满意2828%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你是否会选择跳槽是4444%否1010%不确定4646%是否认为能力不足,很难找到满意工作是9292%否88%二、针对本校201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所反映的问题(一)初次就业率不高我的问卷调查中,在回答“目前你找到工作了吗?”的问题时,有39名学生目前已找到工作,其屮男生24人,女生15人。在未找到工作的61名学生屮,男生占26人,女生占35人,可见男生在求职方面优于女生。(二)大学生预期工作待遇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待遇之间具有相当差距在回答“对于你的工作单位所提供的待遇,你是否满意

3、”时,只有15名学生表示满意,57名学生表示一般,28名学生表示不满意。(三)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自卑畏怯,信心不足等心理障碍在冋答“你是否认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自己能力不足,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有92名学生表示赞同,只有8名学生表示反对。(四)大学生就业后流失率过高,频繁跳槽在冋答“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你是否会选择跳槽”这一问题时,有44名受调查的学生表示会跳槽,有46名学生表示不确定,得视情况而定,只有10名受调查的学生明确表示一般不会跳槽。三、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一)高校扩招影响具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03—2004年,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从19

4、98年的643万增加到1945万。2012年,在校大学生已达3105万。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为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10年631万,2012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80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30万的速度增长。(二)大学生的就业观存在问题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择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优异、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

5、因而盲目自信,在面试过程中往往表现的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咄咄逼人,结果往往是自己的优势是用人单位所不需要的,而用人单位所重视的条件又不具备,到头來往往对自己的优势估计过高,对自己的劣势估计不足而在求职中受挫。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六成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选择工资期望值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但近八成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毕业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现象,主要表现在薪水福利、工作地点、工作性质、发展机会和假期要求几个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却感到很无奈,由于薪酬不高,他们的生活压力很大,工作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伴随而来的自然是就业多次选择和频繁跳槽,这乂造成了用人单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存在戒备

6、心理。(三)短期就业和多次就业成为就业主流脉象面对就业形势严峻的压力,许多大学生生有这样的想法“现在不找工作,以后未必找得到”,不如先找到竞争不是很激烈,条件待遇不是很好的工作,等到遇到更好的工作时再毁约再跳槽也不迟。先就业再择业,成为许多大学生最现实的想法。目前,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面对的工作只是一份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的工作。他们只是把它当成一种跳板或“避风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份工作。兴趣、专业、薪酬、机遇与白己期望的不符,于是,跳槽之风兴起。据资料显示,某银行信用卡部2003年招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至2006年流失率高达95%o显然,先就业再择业,已

7、经成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种趋势。(四)缺乏职业规划,对就业目标不明确,跟风现象严重目前,很大一部分毕业生考研和求职同时进行,很多人存在这样-•种心理:考研求职两手抓。如果考研落榜,求职成功,自己同样很有面子。如果在求职过程中得到一个好工作一—薪酬高,工作稳定,发展机会好,假期制度优异,大可以放弃考研选择就业。考公务员、考教师资格证,凡是考试一概参加,笔试面试决不放过,网上申请、校园招聘、校外求职,“大面积撒网”。殊不知,精力过于分散往往容易导致考研落榜,公务员也未能考上,求职也未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五)我国高等教育只重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