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新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围绕新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ID:41674736

大小:63.9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9

围绕新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_第1页
围绕新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_第2页
围绕新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_第3页
围绕新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_第4页
围绕新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围绕新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围绕新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一、研读课程标准一一建构教学目标“怎么教”是以明确“教什么”为前提的,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是成功教学的基础和关键,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教师探求教学口标的源头。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研读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性质、理解课程理念、体会课程设计思路、明晰课程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根据课标建构每一课教学的具体目标(即“三维”目标)。如教材“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课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教学冃标】知识与能

2、力:知道“始皇帝”的来例;理解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的主要表现和作用);认识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学生模拟秦朝中央大臣们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探究历史事件发生以后对当时社会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所产生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古代赞颂秦始皇的诗歌和秦朝“兵马俑”等历史图片,感受秦朝初步实现统一的宏大气象;通过秦朝始创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等内容,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秦王朝

3、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木特征。难点:秦代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和影响。当前历史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尚存在下列问题:1.受“大纲时代”教学惯性的影响,不少教师仍习惯于脱离“课标”,直接依据教材和教参进行教学设计。还没有真正由“教科书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穿新鞋走老路的还较为普遍。2.面对课标那寥寥数语,有很多教师不知教学如何选点,无法控制教学的宽度和深度。教学口标的设计仍突出认知性口标,浅者要求达到讲清知识,深者要求发展能力,其他的任务,或抽象、或附带,并无真

4、的地位,即使有,各种目标大多也未呈整合态。很少有教师能对每课的具体教学目标作称职的分析和解读,尤其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大多是干干巴巴的几条,表述雷同,不见深度,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不少教师没有认真关注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使用的行为动词,诸如了解、知道、列举、说出……理解水平的,认识、说明、简述、概述、理解、概括、比较、分析、探讨……应用水平的,收集、编辑、调查、制作、讨论、展览、总结、评价……结果教学目标设计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过高,导致教学难度过大,背离了课标要求,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二、创造性使用教

5、材一一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教材是为了有效反映和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现代教学论强调“不是教教材(课本),而是用教材(课本)”,言简意赅地表达了教材的性质。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学牛在校学习的主要资源(非唯一资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仅是依据),是“教学的工具”和教学的抓手。因此,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开始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时,必须确立新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利用教材,使教材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包括教师在

6、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对于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应注意下面几点:1.重视使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和例子教材被誉为教材群之“母港”,是教材系统中最为主要的“教材”,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教材是他们知识的最重要来源。从教材中寻找教学素材和例子对于教师来说是最为经济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如“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教学特别难处理,第一,课程标准要求“列举侵华口军的罪行”,口本侵华的罪行太多了,应如何向学生介绍呢?我们的处理原则是面的展开、点的聚焦。在教学中先是依据教材概述日本侵华的主耍罪行:①野

7、蛮的军事侵略和残酷的暴行。②疯狂的经济掠夺。③推行奴化教育。④扶植傀儡政权奴役中国人民。(依据人教版、人民版教材)然后选择几个点去展开。如野蛮的军事侵略: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野蛮的暴行:南京犬屠杀、口本关东军731部队、细菌战和毒气战、口军对解放区军民的残酷扫荡等。1.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传统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授受,教材基本上是用叙述性的语言直接呈现知识,比较重视知识的迁移价值,而忽视其认知价值和情意价值。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

8、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迁移价值,更要深入分析和挖掘知识的认知价值和情意价值,耍看到教材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情景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牛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全面实现课程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