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传统民居建筑的环境自然生态观

贵州传统民居建筑的环境自然生态观

ID:41681810

大小:39.8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9

贵州传统民居建筑的环境自然生态观_第1页
贵州传统民居建筑的环境自然生态观_第2页
贵州传统民居建筑的环境自然生态观_第3页
资源描述:

《贵州传统民居建筑的环境自然生态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年第#期贵州民族研究K2’#,*""((第*(卷总第&&!期)-./012.I914/@J9.?/68(L2B’*(’-6467;B’K2G&&!)!!!!!!!!!!!!!!!!!!!!!!!!!!!!!!!!!!!!!!!!!!!!!!!!!!!!!!!!!!!!!!!!贵州传统民居建筑的环境自然生态观周慧(贵州大学,贵州·贵阳!!"""#)摘要:本文在研究贵州传统民居环境自然生态特点的同时,关注传统民居在历史、文化、地理的综合作用下,分析传统民居的生态特点,挖掘传统民居中普遍而朴素的生态

2、价值、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并为具有生态价值的新民居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传统民居;环境;生态观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1230#14’1%#-%&’50/63%3#1/*7#*89#$:’:#-;$3<&#$=0#231)’!"#$"%&(-./012.34/5678/9:,-./:;4<,-./012.!!"""#,$1/4;)!":%0/)%:=1/8>;>

3、6789.?/68916@1;7;@967/89/@82A9164;9.7;B645/724C6492A91697;?/9/24;BA2BD12.8E682A-./012.>725/4@6;4?9166@2B21:92?/8@25679166@2B267;9/248/<4/A/

4、@;4@62A916A2BD12.868F1/@1;76>B;/4;4?F/?68>76;?G=1689.?:@2.B?;B82H69169162769/@;B>722A2A46F?6E8/<42AA2BD12.868F/916@2B2’,?#06::=7;?/9/24;BA2BD12.868;I45/724C649;I@2B2<:人类进入*&世纪,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正在加快。东方与西方正在加速交流撞击,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冲突日趋激烈。现代建筑在设备、舒适、卫生等方面确有其

5、高度的科学性、先进性,但现代建筑给人们在精神上带来了贫乏、无人情味和建筑物的千篇一律,这些地区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的缺失,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贵州的传统民居经历了几千年的考验和发展,具有扎实深厚的建筑文化基础,包含了哲学、道德、美学等多方面,是自然条件、民族渊源、宗教文化、习俗意识等的融合。巧妙的空间构思,轻巧优美的体型组合,精湛的结构和构造,因地制宜,材料巧用,极具民族文化的内涵。现代建筑要延续可持续发展历史文脉、延续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与自由抒发的情感要求。因此,将贵州传统建筑艺术风

6、格、地方特点和现代建筑新时尚、新功能、新技术、新材料通过糅合与融洽等手法,构建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精神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与风格,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重要现实意义。收稿日期:*""(+"#+&#。[作者]周慧(&%(!—),女,贵州大学土建学院讲师,硕士。·&&*·周慧:贵州传统民居建筑的环境自然生态观!!!!!!!!!!!!!!!!!!!!!!!!!!!!!!!!!!!!!!!!!!!!!!!!!!!!!!!!!!!!!!!!我们研究贵州的传统民居,既要挖掘原形中的经验,又要应用新的技术,完善民族建筑,使

7、之成为现代的民族生态家园,传统民居中含有许多遵循生态原则的经验和营造方法。通过我们的初步研究,至少有如下的经验:一、继承优秀的传统生态观传统生态观是环境意识,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优秀的生态观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使之持续发展。贵州的传统民居对宅周环境的保护主要表现在保护山林和环境绿化等方面,利用自然资源时注意了资源的繁衍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筑往往建在不宜耕种的坡地上,因而保护了大片的农田和山林的植被。在贵州的传统民族的村头往往会栽种保护自然生长的古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同时古树也被视为风水的

8、一种象征或寄托。经过长期实践,人们总结出根据生态、观赏和实用功能在民居建筑周围绿化的经验:如梅树树干不大,不挡阳光,造型优美,宜植于稍高又避雨的住宅北面;榆树速生,樟树枝叶繁茂,还能吸附烟尘、防虫,种于住宅四周能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人们常以竹喻高风亮节,生产工具也多以竹加工制作,竹生长快,耐阴,因而宅后常植竹。二、因地制宜贵州多山地丘陵,这使得传统民居的建设,力求依山傍水,避风朝阳,讲求自然的形势,根据不同地形进合理布局:处理于山区则利用坡地,既节省土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