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流行及防控

登革热的流行及防控

ID:4168474

大小:3.92 MB

页数:88页

时间:2017-11-29

登革热的流行及防控_第1页
登革热的流行及防控_第2页
登革热的流行及防控_第3页
登革热的流行及防控_第4页
登革热的流行及防控_第5页
资源描述:

《登革热的流行及防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登革热的流行及防控陈雪松疾控一所2014年,广东暴发了近30年来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4.5万多人发病,其中广州就有近4万例。进入7月,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登革热疫情也即将进入流行高风险期。主要内容概述登革热流行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防控概述登革热(denguefever)是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属乙类传染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大多为隐性感染,部分以突起高热、剧烈头痛、眼眶后痛、肌肉和关节痛为主要表现,可伴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严重者出血、休克,以至死亡。潜伏期为3-14天,通常

2、为5-8天。病毒在成蚊体内经8-10天的增殖后获得感染力,被感染蚊子终生均能传播病毒。患者的病毒血症期是病前1天-病后5天隔离期:从发病日起5-7天且热退后3天。概述-病原学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虫媒病毒。有4个血清型(Ⅰ,Ⅱ,Ⅲ,Ⅳ),4型之间有交叉反应。各型登革病毒可以诱导对本型病毒产生较持久的免疫,对异型病毒产生短期免疫概述-流行环节一、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低等灵长类动物或其他野生动物(自然宿主)二、传播途径经媒介伊蚊叮咬吸血时将登革病毒传染给人或动物。概述-流行环节三、人群易感性和免

3、疫力 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并非人人发病。由于对不同型别毒株感染交叉免疫力较差,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感染。感染一种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病毒免疫力较为持久,而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则短暂或不可靠。DENGUEVECTORSAedesaegypti埃及伊蚊Aedesalbopictus白纹伊蚊OtherAedes:AepolynesiensisAedesniveusgroup(monkey)埃及伊蚊Aedes(Stegomyia)aegypti前胸前背片和后背片都具有白宽鳞,后背片上部并有白和褐色窄鳞。中

4、胸盾片覆盖深褐或棕褐色细鳞和窄鳞,并具有下列白或淡色斑:(1)前端中央具白窄鳞斑,(2)两肩侧有一对白色宽鳞或窄鳞形成的长柄镰刀状斑,刀柄形成亚中纵条,伸达到小盾片。(3)在上述镰刀形斑之间,位于前端白斑后的一对带金黄色的中央纵条,向后伸展到小盾片前区。(4)小盾片前区具小白斑,但有的不很清处。翅一致深褐色,仅前缘脉基段有一银白斑。足深褐到黑色。各足股节都有膝白斑,前跗和中跗节1-2有基白斑,后跗节1-3有完整或不完整的基白斑,节4基2/3-3/4白色,节5全白。白纹伊蚊Aedes(Stegomyia

5、)albopictus鉴别特征小型到中型蚊虫。前胸前背片和后背片都具银白宽鳞,后背片上方并有褐色窄鳞。中胸盾片覆盖深褐或深棕细鳞和窄鳞,中央有一显著银白窄鳞纵条,从前端后伸而略为细削,并在小盾片前区分叉,有的在分叉前中断。盾片侧缘翅基前有一簇平覆银白宽鳞。无气门鬃,有气门后鬃。后足1-4跗节有宽基白环,节5全白。中国白蚊伊蚊地理分布埃及伊蚊地理分布海南省:三亚、陵水、儋州的近海区域和海口火山岩地区;广东省:雷州半岛;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台湾:嘉义县以南及澎湖县部分地区新发现凉山州宁南县葫

6、芦口镇,华弹镇,白鹤滩镇发现了埃及伊蚊。阿坝州茂县东兴乡、富顺乡发现了白纹伊蚊。18基于蚊媒分布与适宜气候等影响因素绘制的我国登革热发生风险预测图全球流行概况*SimmonsCP,NEJM,2012全球有25亿登革热风险人群超过36亿登革热风险人群,124个国家每年有50万登革热住院病例每年5亿人感染,9.6千万有临床表现,1千万DF,2百万DHF每年2万以上死于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全球登革热疫情概况登革热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蚊传疾病每年上报至WHO的登革热与严重登革病例平均数(1955-2007)

7、与近年病例数(2008-2010).过去50年来,登革热发病率增加30倍(全球气候变暖?)。每年超过100个国家流行新增感染约5千万至1亿(WHO,2012)2016年国际疫情新加坡:截至8月27日,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1053例。卫生部专家预计2016年新加坡的病例总数将突破30000例。马来西亚:截至8月12日,共报告63722例登革热确诊病例。印度:截至8月23日,4929例。2016年国际疫情菲律宾:截至8月6日,84085例斯里兰卡:截至8月28日,37603例;泰国:截至8月15日,1979

8、4例;越南:截至7月30日,近5万例,约为去年同期2.5倍。阿根廷:截至8月19日,76803例。我国登革热流行趋势(1990-2016)251989年纳入乙类传染病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2005年来首次报告死亡病例2016年全国疫情概况全国共报告病例2049例,较去年同期(3858例)下降46.9%,无死亡报告。其中,本地病例1562例,占76.2%。女性略多于男性占52.0%;青壮年和老年人群为主,25‐54岁年龄组占56.8%,65岁以上年龄组占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