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两相流作业

哈工大两相流作业

ID:41721324

大小:58.1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30

哈工大两相流作业_第1页
哈工大两相流作业_第2页
哈工大两相流作业_第3页
哈工大两相流作业_第4页
哈工大两相流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哈工大两相流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课程考核报告)考核科目:多相流学生所在院(系):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所在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生姓名:XXX学号:14S0020xx学生类别:学术型考核结果阅卷人研究生课程:多相流考试和作业1.流体携带颗粒的流动过程。假设流体和颗粒具有相同的温度,两者之间无质量交换,颗粒在流体携带下通过一个垂直管道,见图所示。计算条件:计算管长为5.0m,管直径为50mm。颗粒直径取为学号数的最后2位数,im(例如20141055,即颗粒直径为55im)o颗粒密度为学号数的最后4位数,kg/nA气

2、体密度为学号数的最后3位数,kg/nA进口气体速度为:-^=[l-(r/D)1/n],ulr=0%,。’其中,%为入口轴向速度分量,%。为管中心轴向速度,取为5.0m/s。n取学号数的最后1位数(当0吋,取学号的最后第2位数)。山为入口径向速度分量。并且假设管内气体速度分布与入口具有相同的速度分布。入口处颗粒的初始位置:r=(n/D)n取学号的最后第2位数,若大于50,取为学号的最后第1位数。入口处颗粒轴向和径向速度分量为-=[1一(17D)n],usr=usz/nusz°其中,n取学号数的最后1位数(由于r=0和1.0为

3、壁面,学号尾数为0和50时,取学号的最后第2位数)。Us’。取为2.0m/so计算中所需要的其他参数自行确定。要求:1・给出该颗粒运动速度的变化。2.给出该颗粒的运动轨迹(颗粒到达壁面或者出口视为颗粒运动结束)。3.提供计算的编程。4.提供纸质版。初始数据和条件木人学号14S002066,n二6,所以流体的轴向速度分布为:-^=[l-(r/D)1/6],其中ulz=5.0m/s,D二0.05m;%,。’径向速度:5,r=°;颗粒的初始位置:r=D/6;入口处轴向速度:-^=[l-(r/D)6],其中usz0=2.0m/s;

4、Usz°入口径向速度:usr=usz/6;物性参数为:ps=2066kg/m利用四阶龙哥库塔法求解微分方程,求得颗粒的速度冷,上和色,,pc=066kg/m,ds=66gm;气体粘度取常温下空气的粘度:卩=1.7894x10一5kg/(m・s)。解题思路和步骤直角坐标系下,颗粒相速度满足如下偏微分方程:dUd,x_("c,x—兔丸)dt^rp_("c,y—"d,y)dtxrpdu&z("c’zU(tz)丄~dF=+a所以当给定初始速度、位移和合适的时间步长后,可对其后的速度和位移进行求解。1固定网格法将整个计算区域划分成均

5、匀的计算网格,以单一网格作为基木计算区域,确定吋间步长,计算颗粒的运动速度,判断颗粒的位置。不断缩小时间步长,直至颗粒落到网格的边界上,进入下一网格计算。具体步骤如下:1.划分网格,因为本题目径向与轴向尺寸差异较大,且径向与轴向速度也相差较大,为了保证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采用径向宽度和轴向高度不相等的长方形网格,径向宽度dx=103计算颗粒相的位置:孔=勿+0.5x(冷°+心m,轴向高度dz=2X10:m;2.初选吋间步长:△x和加分别为颗粒到网格边界的距离;1.利用四阶龙哥库塔法求解微分方程,求得颗粒的速度塢,上和吗,2

6、.计算颗粒相的位置:孔=窃+0.5x(冷°+%)zt=zo+°・5x(血0+唏);3.判断颗粒的位置和厶是否落在网格边界上(当颗粒到网格边界的距离小于10一7口时即认为己经到达网格边界上),如果落到网格边界上或已出网格,此步计算结束,进入下一网格进行计算;如果落到该计算网格内部,则从新选择吋间步长:△上⑵=min△兀⑵Az⑵(ux+ux,t)/2'(uz+UzQ/2之后重复上述2-5步骤即可。2•移动网格法基本思路是不划定位置确定的网格,颗粒每经过一个时间步长氐后,再以颗粒现所在的位置为原点重新建立网格(网格大小始终保持一

7、样),确定下一步的时间步长,进而计算颗粒的速度和位移。具体步骤如下:1.选定网格大小,和固定网格法一样,径向宽度dx=10'4m,轴向高度dz=2X10_3m;2.选定时间步长:At=min巴,空]I冷"z丿Zf=Zo+0.5x(uzQ+UzQ;1.以颗粒现所在的位置为原点重新建立网格,重复2-5步骤即可。计算结果1.颗粒相运动速度的变化1.固定网格法1.91.81.71.61.51.41.31.2—1.1s二1.00.90.80.70.60.50.40.30.20.10.0—轴向速度——径向速度时间(S)上方曲线为轴向速

8、度,下方为径向速度(S、E)欝Oa5a—轴向速度—径向速度02O00O02.052.O4.上方轴向速度,下方径向速度2.移动网格法2•运动轨迹1•固定网格法32(三)0.00800.00850.00900.0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