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

ID:41738497

大小:135.3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31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_第1页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_第2页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_第3页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_第4页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2、掌握传感器的静态标定过程。3、分析传感器的静态性能指标。二、基本原理:本实验说明箔式应变片及单臂直流电桥的电源的原理和工作情况。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件。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形变,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电桥电路是最常用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阻乘积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臂四个电阻Ri>R2、R3、R4中,电阻

2、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RyR^AR2/r2.ar3/r3>ar4/r4,当使用一个应变片时,=—;R当两个应变片组成差动状态工作,则有"R普;用四个应变片组成两个差对工作,且RfR2二R3二R4二R,S/?=—o由此可知,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R度依次增大。三、需用器件与单元:直流稳压电源、电桥、差动放大器、双平行梁、测微头、一片应变片、电压/频率表、主、副电源。四、旋钮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打到土2V档,电压/频率表(即电压/频率表)打到2V档,差动放大增益最大。当应变梁收到拉力时,各应变片电阻值变化变犬图1五、实验步骤:1、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实验

3、仪上的位置,观察梁上的应变片,应变片为棕色衬底箔式结构小方薄片。上下两片梁的外表面各贴两片受力应变片和一片补偿应变片,测微头在双平行梁前面的支座上,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调节。2、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地短接,连接图如图1。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电压/频率表的输入插口仏相连;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到最大位置,然后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钮,使电压/频率表显示为零,关闭主、副电源。差动放大器电压/频率表®pc接口®

4、Vi+Vi-FoW丄d图23、根据图4接线(图3为原理图)。E、R2、Rs为电桥单元的固定

5、电阻;Rx=&为应变片。将稳压电源的切换开关置±4V档,电压/频率表置20V档,调节测微头脱离双平行梁,开启主、副电源,调节电桥平衡网络中的W,,使电压/频率表显示为零,然后将电压/频率表置2V档,再调电桥M(慢慢地调),使电压/频率表显示为零。°II。O副电图3图44、将测微头转动到10mm刻度附近,安装到双平行梁的自由端(与自由端磁钢吸合),调节测微头支柱的高度(梁的自由端跟随变化)使电压/频率表显示最小值,再旋动测微头,使电压/频率表显示为零(细调零),这时的测微头刻度为零位的相应刻度。5、往上或往下旋动测微头,使梁的自由端产生位移,记下电压/频率

6、表显示的值。建议每旋动测微头一周即△X二0.5mm记一个数值填入下表:(注意多次往复测量,至少5次。)位移电压位移电压6、根据所得结果分析系统测量范围、量程、静态灵敏度、端基线性度、平移端基线性度、最小二乘线性度、迟滞误差、重复度、分辨力、分辨率。六、实验数据分析结果:(1)系统测量范围:⑵量程:(3)静态灵敏度(4)端基线性度(5)平移端基线性度⑹最小二乘线性度(7)迟滞误差(8)重复度(9)分辨力(10)分辨率注意事项:1、电桥上端虚线所示的四个电阻实际上并不存在,仅作为一标记,让学生组桥容易。2、做此实验时应将低频振荡器的幅度关至最小,以减小其对直

7、流电桥的影响。3、电位器M、忆,在有的型号仪器中标为RD、RAo4、做此实验时应尽可能的使用新的短试验线,以及远离手机等具有电磁干扰的物体。5、检查应变的好坏,只要用万用表测量一下每个应变片、3个固定电阻以及电位器的阻值即可,对应如下:每个应变片和3个固定电阻的阻值为350欧左右,电位器的阻值范围为0-1Oko六、思考题:1、本实验电路对直流稳压电源和放大器有何要求?参考答案:本实验的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的正负电压要基本对称。电路对称性——电路的对称性决定了被放大后的信号残存共模干扰的幅度,电路对称性越差,其共模抑制比就越小,抑制共模信号(干扰)的能力也就越

8、差,因此该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应相对比较大。2、根据所给的差动放大器电路原理图(见附表一),分析其工作原理,说明它既能作差动放大,又可作同相或反相放大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