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液体的压强》练习题(2)

142《液体的压强》练习题(2)

ID:41760032

大小:276.1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1

142《液体的压强》练习题(2)_第1页
142《液体的压强》练习题(2)_第2页
142《液体的压强》练习题(2)_第3页
142《液体的压强》练习题(2)_第4页
142《液体的压强》练习题(2)_第5页
资源描述:

《142《液体的压强》练习题(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4.2《液体的乐强》练习题(2)2010-10-9一、探究题。1、液体由于受力的作用和具有性,所以液体对容器的和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液体内部压强随的增加而增人,液体内部的压强人小还与有关,在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越人,压强人。液体的压强公式为o测量液体压强的工具叫,它是根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的。3、由于黄河上游的植被人为造成了破坏,水土人量流失,黄河屮的泥沙含量增加,这相当于液体的密度(选填“增大”或“减小”),因此在同等深度的情况下,黄河水对堤坝的增大,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4、某高层楼房中,五楼水

2、龙头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2.5X105Pa,那么比它高12m的九楼的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比它低12m的底楼水龙头出水口的压强是Pa.(g=10N/kg)5、如图1所示,重量为1051,底血•积为4X10W的水桶,内盛深度为20cm的水,放在而积为11『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水对桶底的压强Pa,桶对桌面的压强是Pa。(歹10N/kg)要增人水对桶底的压强可采取的方法是.6、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老师出示了如图6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人一•定量的水,此时你观察到的现彖,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稍后老师拿出如图2乙的压强计准备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而小明认为

3、没必要,利用图2甲装置即可。于是小明将图2甲装置缓慢地浸人水中,你将观察到。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哪个装置更适合,并说明理由o图2图37、如图所示3,把同一支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A、B两种液体中的不同位置,压强计两管中的液面高度差相等,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可知:&今年5月20日,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o三峡人坝的船闸是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它能让人型轮船在上下游之间顺利往返航行。1、在“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各图所示的操作.(1)为了顺利的完成该实验,除了图中的各种器材外,还需要用到•(2

4、)比较图中代号为的三个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⑶比较代号为的两个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4)比较代号为的三个图,可以知道: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气压(填“

5、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d)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理由: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

6、祛码、木板)设计了图5)、(方)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方)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_致的原因是.(3)设图0)中小桌对海棉的压强是心,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化,则“Pc(小于/等于/大于)・(4)比较图(〃)和图(c)可知,根据

7、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4、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盐水。老师告诉小敏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如图19所示,小敏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她发现"甲小于〃乙,于是认为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老师指出小敏的实验过程是不正确的。小敏认真思考后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变量,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如下:乙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甲和力"乙表示,使力"

8、甲与H“乙,比较则的一定是盐水。请你将小敏的实验思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