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贫困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我国农村贫困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ID:4178942

大小:182.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29

我国农村贫困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_第1页
我国农村贫困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_第2页
我国农村贫困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_第3页
我国农村贫困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_第4页
我国农村贫困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贫困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19卷第4期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Vol119No142009我国农村贫困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韩林芝邓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81)摘要我国农村贫困是由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贫困系统内各因子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本文在对贫困原因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人均粮食消费量、恩格尔系数、人均纯收入和贫困发生率作为贫困主行为因子,根据贫困数据样本特点和指标要求,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2、定量研究了致贫因子间的影响程度以及因子对主行为的贡献测度。结果显示,对贫困贡献度最大的因子主要有:农村义务教育、人均水资源、耕地面积、自然灾害、农业机械化、财政支农等方面。本文还分析了可控影响因子与其他因子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和影响关系。最后,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健全反贫困宏观监测系统,提高政府反贫困工作的规范性与准确性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关键词贫困;因子;灰色关联分析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09)04-0088-0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开展了大规

3、模、有组织、有以来经济几次大的起落,加之经济普查调整相关数据,使计划的反贫困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本上得样本不尽符合一般定量分析所要求的规律条件。同时,改变了贫困地区群众极端贫困的状况。过去近30年,中作为贫困测量关键之一的指标,如果选取指标太少会使信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目前的2000息量不足而影响结果,指标太多则会出现大量的冗余信[1]多万;全国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30.7%降低到2006息,增加分析、计算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种方法年的2.3%。2

4、006年,全国农村贫困标准为人均693元,农能够从大量的指标中消除冗余指标,选取能够反映反贫困村绝对贫困人口2148万人,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运行状态的尽量少的指标,并且能够处理上述系统中存在农村低收入人口为3550万人,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的各种问题。而灰色关联分析可以克服一般统计方法追[2]比重为3.7%。求大样本、典型分布、计算工作量大、有时与定性分析相径然而,由于我国贫困人口多数处于边远和自然条件恶庭的弱点。因此,本文根据贫困数据样本特点和指标要劣的地区,贫困人口拥有资产的数量、质量

5、很低,自身综合求,采用基于灰色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研究致贫因子间的能力较差,很难提高收入和积累财富;另外,贫困地区社会影响程度以及因子对主行为的贡献测度,使政策制定者对保障系统常不够健全,在受到疾病、自然灾害以及家庭需贫困的预期更加合理化与精确化,便于国家反贫困宏观调要大的开支的时候,很容易重新进入贫困状态。因此,针控政策导向及时性,实现反贫困战略目标。对我国贫困群体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返贫情况比较严重1贫困基本原因的定性分析的情况,建立健全反贫困监测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贫困地区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

6、其贫困状况是由社会、经济、自根据我国农村具体情况,致贫原因主要可大致分为自然、历史等多种因子所形成的。由于致贫各因子之间以及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因素。因子与主行为的关系十分复杂、不够明确,呈现为典型的1.1自然因素灰色系统特点,所以用一般的方法分析如主成份分析、因1.1.1生存环境恶劣子分析方法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贫困监测工作目前,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历史不长,扶贫统计相关数据有限,样本量较少;并且建国2005年,西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高达1202万人,占全国农收稿日期:2

7、009-04-15作者简介:韩林芝,博士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学。·88·©1994-2009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韩林芝等:我国农村贫困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村贫困人口的比重为50.8%,比2003年提高1.8个百分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大多仍以农业为主,非农产业比点。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2005年达5.2%,而东部和中部重小;农业内部结构中种植

8、业比重高,种植业内部的粮食分别只有0.8%和2.5%,西部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比例大大高于经济作物比例。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在GDP贫困人口十分依赖自然资源,并主要以消耗自然资源来维中的比重通常是居高不下。贫困地区的农民通常只能依持基本生存,而西部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贵州、云靠落后的生产手段去获取简单的农牧业产品,以满足他们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份,其中居住在山区的绝对简单的生存需求。另一方面,在贫困地区的非农业就业机贫困人口占50%。连续贫困群体有76%居住在资源匮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