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静《电路理论》大学物理教学大纲陈新启013.1

谢静《电路理论》大学物理教学大纲陈新启013.1

ID:41818803

大小:10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2

谢静《电路理论》大学物理教学大纲陈新启013.1_第1页
谢静《电路理论》大学物理教学大纲陈新启013.1_第2页
谢静《电路理论》大学物理教学大纲陈新启013.1_第3页
谢静《电路理论》大学物理教学大纲陈新启013.1_第4页
谢静《电路理论》大学物理教学大纲陈新启013.1_第5页
资源描述:

《谢静《电路理论》大学物理教学大纲陈新启013.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汉口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基本条件规定课程名称大学物理(上)课程编号91610011总学时56周学时4学分3.5开课单位光电子与精密机械浮:院大纲编写人陈新启大纲审核人大纲编写时间2013-2-28课程性质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J)专业特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跨专业同选课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使用教材(祝之光):《物理学》出版社2009年1月主要参考资料1、(赵凯华、陈熙谋):《电磁学》出版社1985年6月2、(漆安慎、杜婵英):《力学》出版社1997年5月3、(秦允豪、杜蝉英):《热学》出版社2004年6月课程教学目的大学物理课程是

2、理工科大学生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它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理基础知识及常用的物理方法。在课程学习屮,要求以应用为目的的,加强与实际应用较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训练。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习具有较完整的物理理论基础和比较熟练的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方法指导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文件的制定、备课、讲授、答疑辅导、批作业、考试命题与阅卷等教学环节,利用--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优化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牛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调动学习积极的主动性,挖掘其学习潜力,培养其分析和

3、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主要学习方法:预习、听课、整理、应用(作业)、复习总结等。大量事实表明:做好课前预习是学好物理的前提;主动高效地听课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及时整理好学习笔记、做好练习是巩固、深化、活化物理的概念的理解,将知识转化为解决时间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善于复习、归纳和总结,能使所学知识触类旁通;适当阅读科普读物和参加科技活动,是学好物理的有益补充;鼓励学生经常地互相讨论,使之养成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重点提示第一章质点运动时间空间质点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运动方程、运动迭加原

4、理、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质点闘周运动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角量与线量的关系。理解运动描述的相对性,了解伽利略坐标变换。第一章力动量能量掌握牛顿三定律及其适用条件;掌握功的概念,能计算直线运动情况下变力的功,理解保守力作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和功能原理;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运用以上规律分析简单系统的动力学问题。第三章刚体的定轴转动了解转动惯量概念,理解刚体绕定轴转动转动定律和刚体绕定轴转动情况下的角动量守恒定律。综合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转动定律及守恒定律计算质点刚体系统的简单动力学问题第四章气体动理

5、论能够从宏观和统计意义上理解压强、温度、内能等概念。了解系统的宏观性质是微观运动的统计表现。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的物理意义,了解三种速率的定义并常握其表达方式。第五章热力学基础掌握功和热量的概念,理解准静态过程,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分析、计算理想气体等容、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中的功、热量、内能改变及卡诺循环简单循环的效率。了解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第六章静电场掌握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以及电场强度的迭加原理和电势迭加原理。掌握电势与电场强度的积分关系。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理解静电场的规律:高

6、斯定理和环路定理。理解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方法,了解导体和电介质的差別及与电场的互相影响。初步掌握有关电场能量的基本知识。第七章稳恒磁场理解磁感应强度的概念,磁场高斯定理的物理意义。掌握毕奥一萨伐尔定律,并能用来讣算简单几何形状的载流导线的磁场,理解安培环路定理的物理意义,能够止确应用安培环路定律求解磁场了。理解洛仑兹力、安培力的定义,掌握安培定律,能够正确计算电流的受力问题。了解电流单位“安培”的定义和磁力的功。了解介质的极化、磁化现象及其微观解释。第八章电磁感应电磁场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理解动牛电动势和洛仑兹力的关系,掌

7、握动生电动势的实质和计算。了解自感系数,了解磁场能量及磁场能量密度的概念。第九章振动学基础掌握谐振动的基木特征以及描述简谐振动的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及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旋转矢量法,并能用以分析有关问题。理解振动能量转换过程,理解两个同方向、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规律,以及合振动振幅极大和极小的条件。第十章波动学基础理解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掌握根据己知质点的谐振动方程建立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的方法,以及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理解波形图线。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及能流、能流密度等概念。理解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学•握波的相干条件。能应用相位差或波程差概念

8、分析和确定相干波叠加后振幅加强和减弱的条件。第十一章波动光学理解光的相干性,拿握光程和光程度差的概念。拿握杨氏双逢干涉及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