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党课心得体会20XX

2019党课心得体会20XX

ID:41826113

大小:18.8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3

2019党课心得体会20XX_第1页
2019党课心得体会20XX_第2页
2019党课心得体会20XX_第3页
2019党课心得体会20XX_第4页
2019党课心得体会20X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党课心得体会20X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党课心得体会20XX  第一篇:党课心得体会格式20XX  党课心得,类同于思想汇报,只不过更接近党课学习的内容而已。党课心得是党员向党组织汇报自己对党课学习体会理解的书面报告。在党课心得和思想汇报的区别方面,思想汇报着重于对党的理论学习认识与理解,自己的思想抱负及相关活动等。而党课心得则更注重就事论事,即对党课老师所讲内容的理解把握,可以写学习到了什么内容,理解到了什么东西,进一步加强了对党及对自己人生的清楚认识,并表示自己应该怎样做等等。  写党课心得,须做到实事求是,不求言语华丽,但求更加真实。写

2、党课心得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  标题。直接写"党课心得"字样,不另拟订标题,但可以写于正标题下书写小标题。如,"党课心得——学习某某老师党课主要收获和体会"、"党课心得——正确认识形势和任务,增加入党信心"等。  称呼。写"敬爱的党组织"或"敬爱的党支部";  正文。思想汇报,顾名思义,主要写党课主要讲了什么,自己理解到联想到什么,进一步认识了我们的党,自己应该怎么做的这些问题。当然涉及到学习、工作、家庭等情况也可以谈,但前者内容是必须的。  署名和日期。  第二篇:20XX党课的心得体会  2、经常

3、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和有关的问题,主动和入党联系人进行交流,使自己更快的进步,也使党组织时刻了解自己的发展情况。  3、在平时的工作中勤奋努力,积极进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努力钻研专业知识。  在建党89周年之际,我校党支部请原党校刘校长为我们上了生动的党课。通过学习,我们认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体现我们党的先进性就是要实现教育以育人为本,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我

4、们从事基础教育,就是要推进素质教育,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要求,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作为党员教师,我们义不容辞。  育人为本,就是我们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要始终坚持育人原则。我们作为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是育人,我们在学校开展的每一项活动是育人,育人是我们所有工作的指针。  育人为本,首先要考虑育什么样的人。一言以蔽之,德育为首、全面发展。我们学校提出的尚美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尚“美”、鉴别“美”的能力、要有“尚美少年”愿望,就是让学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

5、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足够的知识能力,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我们研究教育科学,讲究教育规律,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每一名学生个性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开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以师德、专业发展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同时,

6、又要充分考虑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发展差异和不同情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不能强求一律,搞齐步走、一刀切。”我的理解就是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我们要跟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来指导他们形成适于自己的学习习惯及策略,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我们要看到差异,看到特点,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我们要讲究教育教学的策略、方式、方法,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三篇:20XX党课心得体会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全国

7、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就会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尽管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大,民族众多,经济形式和分配关系多样,社会各阶级、阶层和群体之间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利益和矛盾,但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人们在不同利益的背后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因而能够形成共同的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既包

8、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建设和谐文化,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