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1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1

ID:41876846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4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1_第1页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1_第2页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1_第3页
资源描述: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材分析:《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莫扎特所写同类体裁的最后一部作品,完成于1787年8月10日,这部作品流传最广,也最受欢迎。乐曲的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包括了两段风格不同的音乐:主部主题的开头是带有那不勒斯风格的一段旋律,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带有浓郁的维也纳风格。乐曲的展开部很精练,它采用了主部主题的两部分内容,尽管它非常短小,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乐曲的再现部基本上保持了呈示部的面貌,但在调性上,再现部完全呈现在G大调调性上。整个乐章在绚丽灿烂的色彩中结束。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2、启发学生通

2、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运用图示法使抽象的音乐直观化、形象化。教学目标:1、通过对《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欣赏教学,产生主动了解和享受古典音乐的愿望。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小夜曲的概念以及曲作者,知道乐曲的结构特点,能够用模唱、律动等形式体验音乐,以及使学生熟悉作品的主题,了解音乐要素对作品的音乐情绪和内容所起的作用。3、欣赏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G大调弦乐小夜曲》曲式结构的辨别,让学生正确认识每个主题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段,认识前

3、倚音、颤音等音乐符号。教学难点:熟悉《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四个音乐主题和它们的情绪对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的提前预习和资料的查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欣赏两个音乐片段,请同学听辨出这两段音乐选自什么乐曲?(莫扎特)(二)了解作者1、你们对莫扎特有哪些了解?2、老师补充介绍莫扎特生平和代表作。(课件展示)(三)完整欣赏乐曲1、初听乐曲2、了解演奏乐器。3、介绍小夜曲。(四)分段欣赏1、欣赏A段音乐主题(1)教师用图示描绘出旋律的走向,用Bong进行模唱;(2)学生讨论这段音乐主题的感受;(3)熟悉旋律后再唱谱。2、欣赏B段音乐主题(1)教师边模唱边用图示描绘出旋律

4、的走向;(2)分析情绪特点和乐句中出现的音乐符号。3、欣赏C部分音乐主题(1)教师用图示描绘出旋律的走向,引导学生模唱。(2)分析情绪特点和乐句中出现的音乐符号。4、欣赏D段主题:(1)教师用图示描绘出旋律的走向,分析情绪特点。(2)认识音乐符号,引导学生进行模唱。(五)表现音乐将学生分组,每个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主题,进一步熟悉音乐。(六)完整聆听,分析曲式结构总结曲式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结尾,这种曲式叫做奏鸣曲式。(七)教师总结《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四个主题是这一乐章主要的音乐材料,整个乐章围绕这些主题发展变化,结合成一个完美精巧的音乐整体,通过本课的学习,

5、希望学生能够培养欣赏古典音乐的兴趣,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