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诞生与发展

国家的诞生与发展

ID:41889541

大小:1.51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9-04

国家的诞生与发展_第1页
国家的诞生与发展_第2页
国家的诞生与发展_第3页
国家的诞生与发展_第4页
国家的诞生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的诞生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课 国家的诞生与发展新老教材的异同同:提到夏商周的兴替新老教材的异同异:新教材没有提及“奴隶制”,老教材说:启破坏禅让制,自称为王,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新教材说:启继承父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而且明确王位世袭制替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新教材强调了盘庚迁殷后,国力日盛,势力范围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将老教材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单独成为一节课程。新教材不提人殉和人祭。新老教材的异同大大简化武王伐纣的描述,并移至小字部分。补充了天干地支的动手动脑练

2、习。强调了宗法制和分封制。新教材的“史海拾贝”提供姓名字号的由来,老教材的“想一想试一试”的题目为:在时间带上标出夏商周的存在时间。我的备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王位世袭制替代了禅让制。(2)知道夏商周的更替。(3)了解盘庚迁殷后,商朝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4)了解宗法制、分封制等西周制度文明的基本内容。我的备课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方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对抽象的制度文明和历史概念有感性认识我的备课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商朝成为世界

3、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能使用新、旧、以前、距今、公元前等词语或短语,有基本的时序意识进一步锻炼概括历史材料,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导入角色扮演阅读13页课前导入框后,请四位同学分别扮演大禹、皋陶、伯益、启。过程:1、大禹宣布皋陶为继承人2、皋陶死,禹推荐伯益为继承人3、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诞生讨论:你认为禹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夏商周的兴替阅读第13页正文第一段,思考为什么是启而不是禹成为我国第一个国王?在禹执政的后期,由于私有制的出现,禅让制已经走向终结,启在禹的扶助下已经树

4、立起威望、形成了特权。启继承了父位,从此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这就是王位世袭制。夏商周的兴替你能设计一个方案,可以清晰、明了地标明夏、商、西周各代的重要历史信息吗?开国时间都城建立者亡国之君重要事件夏商西周交代“公元”、“公元前”、“公元后”、“世纪”等概念。夏商周的兴替你能发现夏朝、商朝灭亡的相同原因吗?夏桀、商纣王的残暴统治夏商周的兴替殷墟——商朝的代表遗址阅读14页第一段,回答谁把商朝都城迁至殷?商朝为什么又被称为殷?定都殷后,商朝文明有怎样的发展?——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夏商周的兴替殷

5、墟出土甲骨文片15万片出土青铜器1万件出土玉器2600件夏商周的兴替今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河南安阳殷墟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链接:我国33处世界遗产介绍1930年,殷墟发掘现场夏商周的兴替妇好墓介绍之一夏商周的兴替妇好墓介绍之二夏商周的兴替玉凤。圆眼,喙如鸡,顶部三柱冠相连,短翅微展,长尾自然弯曲,尾翎分开下垂。两翼以剔地阳纹饰翎。背下部有两孔,腰间两侧各有一小圆突,突上有小孔,可系绳佩带,造型优美传神,制作古朴简练,饰剔地阳纹,在商代玉器中罕见。197

6、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夏商周的兴替玉熊呈蹲坐状。头微抬,面部呈三角形,大眼小耳,张口露舌,前肢抱膝。背饰云纹。颈部有上下穿通的小孔,系绳佩带。臀下有圆孔,孔内有朱砂痕迹。前身褐色,背浅绿色,体态肥胖憨呆,雕工简练娴熟。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夏商周的兴替你能从刚才的影片介绍和图片介绍中,得到哪些历史信息?墓主人是商王武丁的夫人妇好贵族的陪葬品丰富出土文物工艺精美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夏商周的兴替牧野之战阅读14页,最后2段大小字,请同学填空。年,率领联军,在

7、(地名)打败了商王,建立朝。夏商周的兴替牧野之战1976年在陕西临潼出土的利簋上有32字铭文,大意是:“武王伐纣,在甲子日黎明,事先进行了卜问,卦相很好。就在当日,周师一举击败了商军,战后第七天,武王赐给利“金”(即铜),利觉得很荣耀,铸此铜簋以作纪念。”利簋的发现无可争辩地证实了武王伐纣的日子和“一日破敌”的史实。夏商周的兴替今年2006年,又被称为农历丙戌年(狗年),也经常听到“年满花甲”,这是什么道理呢?夏商周的兴替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几块甲骨片上,整整齐齐地刻着六十干支表。这些甲骨片不像其他那样有灼

8、痕,显然不是占卜用的,后人推测它们可能在殷商时期起着日历的作用,是专门用来记日的。夏商周的兴替干支记日法就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以六十为一周期。如果假设某一天为甲子日,那么第二天就是乙丑日,第三天就是丙寅日,依此类推,循环往复。干支记日法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创造,直到今天仍在使用。夏商周的兴替动手动脑(练习)(15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