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德生态园生态道路建设调研报告

10中德生态园生态道路建设调研报告

ID:41928231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5

10中德生态园生态道路建设调研报告_第1页
10中德生态园生态道路建设调研报告_第2页
10中德生态园生态道路建设调研报告_第3页
10中德生态园生态道路建设调研报告_第4页
10中德生态园生态道路建设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10中德生态园生态道路建设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德生态园生态道路建设调研报告为体现中德生态园生态建设理念,提高道路建设质量,根据区领导指示,中德生态园建设指挥部规划建设办公室组织召开了生态道路建设研讨会,组织区相关单位赴上海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调研基本情况(一)生态道路研讨会2012年4月17日中德生态园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召开了生态道路研讨会,邀请了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公路中心(以下简称“交通部公路研究所”)、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嘉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在国内生态道路技术研究、设计以及材料研

2、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参与了会议,会上区内各部门、企业就排水降噪路面方面存在的疑问同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探讨。会议紧紧围绕园区生态道路建设主题,对国内外生态道路建设的发展、成功案例、存在问题(如建设维护成本和技术可行性方面)、发展趋势、有关政策进行了介绍。对生态道路采用国际公认的排水降噪沥青路面技术达成共识,对大家普遍关心的重载交通耐久性、孔隙堵塞如何应对、建设成本和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解答;对如何提高道路舒适度、彩色标识的运用、绿色建材的保障、雨水回收净化和循环利用技术等,各方也进行了热

3、烈的讨论,并以书面形式留下了宝贵的技术建议。本次会议对中德生态园的生态道路建设提供了广阔的思路,也提出了诸多引导性的建议,具体可以概括为:1、建设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建立技术要素集中管理、高效决策的管理机制,联合科研技术专家组建项目技术小组,从前期方案计划分解、到中期实施要素筹备、到施工过程中各类技术问题,高标准、高要求、动态汇报、高效处理。2、设计、施工、建材保障等不同方面和不同阶段反映的技术需求和问题不同,要将本项目建设成全国甚至国际领先的生态园区示范工程,必须搭建一流的技术管理团队,采用一流的

4、科研成果,引入一流的施工队伍和装备,优选一流的高性能材料,配套一流的第三方检测,并加大质量监控方面的软投入。3、着重需要考虑解决的问题:完善彩色路面的耐久性措施、强化交叉路口排水路面的设计和材料选择;深入研究和探讨雨水回收系统如何彻底净化并重复利用;提前启动和优选排水路面施工单位和地方材料的选择;优化排水路面的施工组织等。研讨会在生态道路建设理念、路面主体工程技术选择、排水降噪路面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彩色路面和雨水处理系统选用等重要问题上形成了完善、可行的技术意见和建设共识。(二)生态道路考察情况2

5、012年4月260-2012年4月28日,中德生态园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区重点局、行政审批大厅、中德生态园联合发展公司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对上海以及周边的生态道路项目进行了考察,重点是永盛路、浏翔公路、阿克苏路、中山东一路人行道、盐通高速公路。永盛路、浏翔公路、阿克苏路均位于上海嘉定新城内。其中永盛路为嘉定新城主要道路,机动车道采用了排水沥青及橡胶沥青,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分别采用透水砖和透水混凝土材料。浏翔公路全路段采用橡胶沥青,以应对该路段车流量大,重载车辆多的特点。阿克苏路人行道釆用彩色透水混凝

6、土,其路面无积水,有效的增加行人的安全性,并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中山东一路人行道采用透水沥青结构,路面安全舒适,是上海世博会配套工程。盐通(盐城一南通)高速是我国规划的高速公路网中沿海高速的一部分,交通量较大,重载车辆比例较高,南通一盐城南侧单幅,应用了排水沥青路面。通过对以上项目的考察,深入了解了排水降噪路面技术,并收集了正在编制的排水沥青路面技术标准、地方规范,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范,排水降噪路面噪音测试报告等技术资料。二、调研体会收获对生态道路建设有了整体了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

7、出行质量需求不断升级,交通建设也愈加突显“安全环保”、“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道路工程领域,综观国内外技术前沿,具有大空隙特征的排水沥青路面铺装具有抗滑性能高、噪声低、抑制水雾、防止水漂、减轻眩光等突出优点,达到了现有路面技术中的“顶端路用性能”。此技术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作为高安全、高舒适性铺装广泛应用,未来也将成为提升我国道路安全功能和服务品质、建设环境友好型交通的主要技术趋势之一。排水沥青表层与同类表面层混合料技术优势对比对比要素SMAAC排水沥青路面混合料特点沥青多(约6%)、外加纤维各档

8、料较为均衡、密实大空隙(约20%)、粗料多(约80%)行车安全性抗滑较好抗滑较差高抗滑、刹车距离短雨天行车水雾大、能见度差,跟车行驶危险;路表有水膜,刹车距离长,容易发生水漂(转向失效或部分失效),湿滑事故多,雨天行车无水雾,跟车行驶能见度好;路表无水膜,轮胎与路面骨料紧密接触,可降低雨天滑溜事故80%(日本道路公团调研数据)。降噪噪音较大噪音较大低噪音(根据车速和路表潮湿情况,可降低噪音3-8分贝)视觉效果沥青用量髙、路面色泽较亮路面色泽较暗,与标线及构造物的色差对比不够强烈由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