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小学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ID:41945761

大小:5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05

农村小学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农村小学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农村小学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农村小学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第4页
农村小学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研究方案点击:404评论:()2007年11月14F113:15作者:雷尔定智词:教育科研文字大小【大中小】【背景色【可打卬版本】【关闭窗口】《农村小学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少探索》课题研究方案执笔:雷尔定一、课题提出(一)研究的忖的与意义近十儿年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不管是国内或国外的研究均表明学生的学习不是山教师灌输被动接受的活动。而是充分地与文本、教师、学习共同体以及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互启发、引导、累加、选择和应用的过程

2、。为此,这种主动构建的过程除了受到自己对学习的信念、动机、目的和价值观的影响外,还会受到现场的情境、教师及班上同学z间互动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的作用在课堂教学屮越來越凸显,并直接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耍(试行)》中也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牛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因此,通过交往,垂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互动学习并因此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成为本次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把教学定位为交往,构筑互动教学关系

3、,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屮心论”以及现实屮的“特殊认识论",在实践上具冇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虽然地处苍南县西北山区,经济极为落后,计处丁•农村学校的学牛也尽可能接受越來越优质的教育,是我们长期驻扎在山区的教师共同的追求。但是我们的老师虽然参加了许多次的新课程和素质提升培训,他们对新理念也有了解,但在课堂教学中却常常感到无法将这些理念付诸于教学实践,感到理念无用武Z地。其次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处于"口我''的状态,缺乏具体的策略将自己融入学生的学习Z中,提高学生在课堂学

4、习的参与度,使得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信息交流多表现为师生间单向互动,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几乎为零。这种缺乏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瓶颈。同时我们也发现农村山区特殊的教育和地域背景,学生个体z间,学生少教师Z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知识、情感、观念、社会关系上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如果没有得到合理的渗透、交流和相互补充,也是农村山区教学质量无法提升的因素Z—。(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纵观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虽然没有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作为针对性的研究,但他们的研究或多或少都与课堂师生的

5、互动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而口这些研究大都将师生互动放在整个社会和学校教冇的人环境下进行的,对课堂悄境中师生的互动研究的少。比如英国养者艾雪黎(BJ.Ashley)等人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将课堂师生互动划分为分为教师中心式、胖生中心式、知识中心三种模式的划分,这样过分地将互动中各种因索进行分割单列,忽视了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师生还是牛生Z间的互动应是多元交织的。我国学者吴康宁等人把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把师牛课堂互动行为划分为师个互动、师班互动和师组互动。王家瑾运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

6、,构建了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模型:正向互动型和反向互动型。佐斌教授则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课堂师生的直动。而且这些研究呈现了“三多三少"的特点:关注教师的多关注学生的较少,关注教师与学生乂动的多,关注学生与学生Z间,学生与环境Z间,学生与文本Z间的互动较少。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如果进行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使得教师所学的理论就有了进行实践的附着点,就有了教育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可能。同时互动式课堂教学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度,使教与

7、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有利于教学双方最佳状态的发挥,从而提高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效益,为农村山区学生同样享受优质的教育开僻新的道路。二、课题界定和支撑理论(一)概念界定“互''是交替、交互、相互,“动”是使起作用或变化。因此“互动''就是指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互动应该是一种使对象Z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彼此发生积极的改变的过程。这里所指的互动式课堂教学应特指作为一种特殊的课内人际互动,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内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并在这种相互影响中促进个体的

8、进一步发展。(二)理论依据1、朱永新教育新教育理论。新教育理论认为随着社会与教育本身的发展,课堂不仅被理解为-•种集体教育或因体教育的样式,而且具有了多元教育的性质。课堂发展为多原文化、具有多种功能、完成多种任务的一种综合形态。课堂是教师、学牛及环境Z间形成的坚强而有力的互动情境,日益成为人类心智的互动环境。2、弗雷勒的对话教育论。弗雷勒认为“没有人能教別人,也没有人能教自己,而是透过人与人Z间的互动,彼此教导。"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