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卷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1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卷自然灾害与防治

ID:41946667

大小:96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04

2011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卷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1页
2011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卷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2页
2011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卷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3页
2011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卷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4页
2011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卷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卷自然灾害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 知识综合篇专题十 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一、高考题1.(2010·全国新课标文综)自然灾害与防治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解析:认真阅读地质剖面图是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原因的关键。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

2、路被毁。答案: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13-(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2.(2010·山东文综)下图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解析:第(1)题,台风中心是低压,台风中心过境前A地气压降低,过境后气压升高;台风到来时伴随狂风暴雨,过境后风速减小。第(2)题,A地位于沿海,地势

3、低平,台风在该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是风暴潮;B地位于山地,台风带来的降水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护坡固坡、植树种草等。答案:(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小。(2)A地:风暴潮。 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13-护坡固坡、植树种草。(答对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体措施的可酌情给分)3.(2010·浙江文综)“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在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图1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度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

4、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图2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1、图2,完成下列问题。图1图2                  (1)台风转向点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13-(  )A.5~6月B.6~8月C.8~10月D.10~11月(2)图2中,台风中心正从东南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靠近台湾东部沿海,速度明显减小,有转向的迹象,这个台风可能出现的时段是(  )A.5~6月B.6~7月C.9~10月D.10~11月(3)图2中的台风靠近台湾时,对台湾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造成的?解析:第(1)题,依据图1可看出,转向点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

5、时段是8~10月。第(2)题,依据图2可看出,台风中心处于(21°N,129°E)附近,结合图1可确定可能出现的时段是6~7月。第(3)题,台风的危害方式主要是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答案:(1)C (2)B(3)狂风;暴雨;风暴潮。-13-二、模拟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2010年3月21日至22日,今年以来最强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侵扰我国。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偏北地区、甘肃中西部、陕西北部、华北北部等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内蒙古西部偏北、南疆盆地等地的局部地区出现强沙尘暴。(1)据图说明这次沙尘落区的空间分布特点。(2)简要评价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有利与不利影响。(

6、3)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要对沙尘暴的成因进行研究,拟订了下面两个课题,请你在两个课题中任选一个,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请在括号内打“√”选择课题)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原因(  )-13-沙尘暴形成的人为原因(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内蒙古西部偏北、南疆盆地出现强沙尘暴

7、;呈片状分布,强度由中心向四周减小。(2)有利:促成降水;形成土壤;减弱酸雨;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元素等。不利:影响人的正常活动和身体健康;掩埋或损毁地表物;污染大气环境和引发各种环境问题等。(3)课题一 地貌、气候、水文、植被与沙尘暴的关系 上网查阅资料、进图书馆查阅资料、走访调查 课题二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与沙尘暴的关系 文献查阅、走访调查、查阅政府行政部门统计资料等-1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是太平洋正常年份“沃克环流”的垂直大气结构图。“沃克环流”是存在于赤道附近低纬地带的大气热力环流。2009年6月开始,赤道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