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立法步入平民时代(辉煌_十年)

中国立法步入平民时代(辉煌_十年)

ID:41982456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5

中国立法步入平民时代(辉煌_十年)_第1页
中国立法步入平民时代(辉煌_十年)_第2页
中国立法步入平民时代(辉煌_十年)_第3页
中国立法步入平民时代(辉煌_十年)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立法步入平民时代(辉煌_十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立法步入平民时代(辉煌•十年)中国立法步入平民时代2012-10-11来源:人民网一人民日报“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市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宣布法,治国安邦之利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不是立法任务的完成,更不是立法活动的终结。法律不仅是写在纸上的,也应是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只有执法追上立法的步伐,不折不扣落实,法律才能在人们

2、心中生根。立法更加注重民生与民声出境入境管理法、军人保险法以及关于修改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和关于修改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决定表决通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2012年中国开始步入法律修改与完善的新阶段。新阶段新特点。现代意义上的立法,应该是一项“阳光下的民主事业”O立法,作为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侧而,虽然它并不完美,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但是回首10年来的立法实践,我们仍然可以实在地感受到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口大进步。10年来,党和人民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而

3、法律的制定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进步。10年来,物权法、劳动合同法、村委会组织法等同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法律草案一次次向全民公布,广泛征求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经常向专家和群众征询意见……立法工作越来越集中民智,反映民情,体现民意。10年来,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从“闭门立法”到“开门立法”,从“一致通过”到“弃权”、“否决”,逐步完善的立法程序推动着立法工作FI趋科学化和民主化。10年來,中国的立法给了权利越來越多的关切:国家赔偿法从根本上否定了权力违法免责的特权,为公众描绘了由权力社会走向权利社会的明朗前景……io年來

4、,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思想、理论、理念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立法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木身就是一笔宝贵财富,必将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前,老百姓感受到的民主,更多的是选举,是管理,是监督……立法的民主,让老百姓的民主“更上一层楼”。这也止是老百姓身边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政治文明”o变闭门造车为开门立法今年8月,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征集意见数达33万多条,远超出此前征集意见数最多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2011年4月至5月,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征集意见吋,一个月内征集到23万条意见,超过2009年至2011年20部法

5、律的总和,曾创下人大立法网上征求意见的纪录。2008年1月1H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今年首次修改。6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劳动合同法修止案草案。中国人大网显示,从7月6H至8月5日,征集意见数达55万余条,再创法律草案征集意见数之最。作为一部关系每一名劳动者和用工方的法律,从启动立法开始,劳动合同法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06年3月20R,劳动合同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仅一个月就收到了社会各界意见19万多条,创下了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得到反馈数之最。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制度化,而今年儿部法律草案同吋征求意见,呈

6、现出公众参与热情“井喷”的态势。面对如此高的参与热情,当前公众参与立法还有什么不足、立法机关应如何完善制度,以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立法的质量,整体提升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水平,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去年5月20H,來自山西省长治市潞安矿业集团常村煤矿工人王垠受邀同其他15位公众代表一起,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有关方面负责人面对面提出他们对修改个税法的意见。王垠说,他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国家正在依法治国的轨道上快步前行。我国的立法工作Z所以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开门立法”,改变了过去闭门造车的模式。同吋,人大在立法方面引入了民众参与机制,包括物权法、劳动合同

7、法等众多与民众息息和关的法律,通过各种渠道公开征求意见,听取建议,被外界形容“中国立法步入平民吋代”o“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科学立法一是要使立法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准确反映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本质和内在规定性;二是要使立法符合法律自身发展的规律,处理好法律的稳定性和变动性、前瞻性和现实性、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的关系。民主立法是科学立法的前提。近年來,我国民主立法步伐引人瞩目。听证会、论证会、向社会公开法律草案征求意见,通过广集民意,立法机关可以确认法律所要解决的问题并尽量在法律中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