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中精神以缙中精神引领学校发展

缙中精神以缙中精神引领学校发展

ID:41994789

大小:3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05

缙中精神以缙中精神引领学校发展_第1页
缙中精神以缙中精神引领学校发展_第2页
缙中精神以缙中精神引领学校发展_第3页
缙中精神以缙中精神引领学校发展_第4页
缙中精神以缙中精神引领学校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缙中精神以缙中精神引领学校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所誉满社会的名校是靠精神站立的!——以“缙中精神”引领学校发展缙云中学的前身系创办于1906年的官办五云学堂,由此而始,学校历经百度风雨。近十年来,学校在李岳林校长的引领下,继往开來,鼎新革故,凭着“追求卓越、永争一流”的事业心,谱写出令人瞩目的跨越式发展篇章。缙云中学由一所先天地缘条件和所持政策资源并不占优的县域高中,发展而为创造浙西南山区“中下经济,中上教育”(李岚清语)奇迹的成功典范。回首过去,虽然我们把背影和足迹留给了历史,但是我们要在这经年的流变中,读出灵魂的气息,赋予它久远的意义。俞国良先生曾经说过:如果把学校比作参天

2、大树,那么优美的环境和完善的设施是她的繁枝密叶,良好的行为文化是树的枝干,全面和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树的茎脉,丰富的校园文化是树的深根,而学校精神,则毋庸置疑是大树的灵魂所在。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结晶体”,也是学校生命力的“核原料”,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自己的个性精神,就会变成毫无生命的楼房建筑物的集合。而当我们面对着曾经付岀的汗水与心血,幸福于我们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不禁会沉思,我们核心的学校精神到底在哪里?传承厚重历史铸造的这种精神,将是每个缙中人肩负的神圣使命。因为,一所誉满社会的名校是靠精神站立的。靠精神站立起来的教育才会充满

3、力量,且力量深入骨髓。当精神站立起来时,所有的努力都会变成自觉、自动和自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每个人都能竭其所力,倾其所能。一、“缙中精神”的历史传承缙云中学的传统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土壤。百余年来的风雨沧桑,凝铸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的“敬业、勤学、求真、务实”的缙中精神。“教师敬业、学生好学”向为缙云中学的教育传统,“霉干菜精神”和“把个个学生背过河”的教育要求,自初创开始,一直沿袭至今。上可追溯至1931年出任校长的蓝台(在任19年)先生,是他奠定了学校“敬业、勤学、求真、务实”的校风基础;1958年出任校长的

4、孙明标则可谓锻造缙云中学“霉干菜精神”和“把个个学生背过河”传统的第一人。面对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跃进所带来的教学落后局面,孙校长提出了“把学生一个一个背过河”的要求,实现了高考成绩从原全省倒数第五到全省第三的奇迹般的飞跃,他本人也被评为“全国文教先进个人”,赴京参加了“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文革结束恢复高考之后,百废待兴,全校上下更是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大力弘杨苦教苦学的“霉干菜精神”,高考成绩在丽水市内一直保持领先地位。1999年学校整体搬迁之后,缙云屮学的历史命运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考验。当时学校举债办学,经费极度紧缺,几致陷入无以

5、为继、不得不酝酿拍卖进行转制的窘境,正是2001年临危受命的李岳林校长,带领全校师生真抓实干,翻开了缙云中学跨越发展的崭新篇章,用实际行动对新吋期的“缙中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李岳林校长不仅是学校“促进四大转变、实现五个一流”目标的提出者、新时期“霉干菜精神”(具体包括“吃苦精神”、“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诠释者、学校“生涯发展教育”方向的倡导者,而且身体力行,虽身患重病,却始终奋战在学校发展的第一线。2011年8月,丽水市王永康市长亲切约见我校文理状元时,市文科状元朱静帆同学以一个孩子的真诚,道出缙中学子对自己敬爱的校长的敬

6、佩。她由衷地说:“我们缙云中学不光只有'霉干菜精神',我们更有'李岳林精神',我们在学习累了的时候,只要想想我们的李校长,身受如此的病痛折磨仍然精神屹立,我们就觉得自己的苦累根本不算什么!”人无精神不立,校无精神不强,李岳林校长也用自己强大的精神力诠释着缙中精神的真正内涵,并感染、激励着每一个缙中人!二、“缙中精神”的引领推动精神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它虽然不是与生俱来,却早已经根深蒂固、深入人心,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所学校的灵魂永在。薪火相传的缙中精神,是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经验的文化积淀,植根于悠久的历史进程与深厚

7、的文化内涵,其核心就是“肯吃苦、不服输”。时至今日,这种精神犹如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激发着全体师生崇高的责任感和强烈的进取心,成为全体师生心理和行为的强大内驱力,并成为我们屡克难关、负重前行的精神支撑。1、以“缙中精神”激发事业动力一所名校不是自封的,也不是行政圈定的。它是历史积淀和现实进取的合成,是社会声誉和行政评价的合成,是学生和教师互动的合成,是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合成,是满足社会经济需求和学校人文教育的合成。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口积刀累的;它不是亘古不变的,而是动态演变的。十年前的缙云中学,正值举步维艰之际,对照名校的“合

8、成性”内涵,无法凹避自身的现实局限,想要成为一所“省域名校”,谈何容易?当时的我们清醒地知道,当初省教育厅之所以给了缙云中学“省一级重点中学”的牌子,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的办学精神,而不是我们的办学实力。连“省一级重点中学”的称号都还名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