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议会》PPT课件

《英国议会》PPT课件

ID:42001810

大小:1.34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9-06

《英国议会》PPT课件_第1页
《英国议会》PPT课件_第2页
《英国议会》PPT课件_第3页
《英国议会》PPT课件_第4页
《英国议会》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国议会》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英国议会大厦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完善一.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滨海县五汛中学刘德清主讲新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课标解读:关键词《权利法案》;责任内阁;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特点.内容分解:1、《权利法案》出台的背景、目的、内容、作用。2、英国内阁制形成的过程,英国人为什么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代议制的含义?代议制政体是一种典型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形式(政体)。在这种统治形式中,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组织本阶级成员甚至全体居

2、民选出他们所信任的一些人作为代表,组成代议机关,代表该国的全体居民或其中的部分成员,行使国家和社会的立法和行政等重大国事的决策权和执行权。代议制政体避开了在一国特别是大国由民众直接治理的现实困难,又为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治理提供了一个合理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思考资本主义国家政体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约旦)民主共和制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德)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国王、天皇、女王)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它的产

3、生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互相妥协的结果。其形式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两种,在当代主要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形式。确立:《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强化:内阁专横2.过程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3.特点和作用1.背景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1.背景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见第二教材)“光荣革命”后,议会为什么迎请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当英国国王?①玛丽和威廉有继承权。②信奉新教。③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④便于控制,是请来的客人。权力来源不是“神授”,

4、而是议会,打破君权神授迷信。思考:“光荣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1688年“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主。它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也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政治秩序的诞生。从此,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资本主义时代。就像中国古代奴隶制与封建制的更替经过了500多年一样,英国议会权力的确立也经历了几百年。(政治权力从英王向议会转移)2.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1689年《权利法案》制定和1701年《王位继承

5、法》的通过。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1).确立:①时间:从1640年至18世纪初。②方式:通过革命和政变(光荣革命)方式,议会战胜国王,控制政权。通过立法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式的代议制度。③标志:权力从国王转移到议会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形成。议会不仅控制了立法权,而且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2).发展:①时间:18世纪中②方式:建立新机构③标志:责任内阁制形成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内阁怎样来的?内阁制又怎样形成的?内阁的职责是什么?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6、谁?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的?跟议会的关系又如何的?【解析与探究】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有什么区别?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内阁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议会。阅读“小密室的演变”的内容,共同解决下面问题: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中国:内阁权力很轻,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力转移于内阁)1、形成:内阁cabine

7、t(密室),原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光荣革命后摆脱王室,独立行事,成为专对议会负责的行政机构。英王的国家元首成为虚衔“统而不治”,改由责任内阁行使行政权。(1721年第一任内阁首相华尔波尔)2、职能:政府行政首脑是首相,由议会选出对议会负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若遭到议会不信任案,就得集体辞职。3、发展---两党制形成:首相与内阁从多数党中选出。两党轮番执政,互相监督,互相促进。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3).完善:①时间:1832年②方式:议会改革③标志:1832

8、年议会改革④局限:英国工人阶级开展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最终失败。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自我测评】1832年议会改革(普选权的扩大)阅读“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的内容,共同解决下面问题:1、背景.①.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激起工业资产阶级的不满.②.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③.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④.工业资产阶级为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