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及水霉病的防治

甲鱼养殖及水霉病的防治

ID:42033943

大小:31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6

甲鱼养殖及水霉病的防治_第1页
甲鱼养殖及水霉病的防治_第2页
甲鱼养殖及水霉病的防治_第3页
甲鱼养殖及水霉病的防治_第4页
甲鱼养殖及水霉病的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甲鱼养殖及水霉病的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甲鱼养殖及水霉病的防治甲鱼养殖鳖俗称甲鱼,学名中华鳖。鳖在动物分类学上属爬行纲,鳖科。鳖蛋白质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矿物元素含量丰富,具有显著的防癌和抗癌作用,是优质低胆固醇食品。它是超级药食同源的功能性保健食品。一、中华鳖的主要生物学特性鳖是一种利用肺呼吸的爬行变温动物,适宜生长温度20-35℃,最适生长温度27-33℃。自然界,水温降至20℃,食欲和活动逐步减弱,15℃左右停食,12℃左右冬眠。有晴天“晒盖”习性。鳖属杂食性,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人工配合饲料的稚幼鳖饲料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50%,成鳖45%。人工养殖密度过大或饵料不足时会相互撕咬、残食。二、中华鳖生态养殖基本要求1、选

2、择的鳖种必须来自长江中下游洞庭湖、太湖流域的原种亲鳖或子一代良种鳖。2、采用的养殖模式及环境条件,能满足中华鳖的生活习性,使之正常生活、生长发育和繁殖。3、养成的商品鳖不受任何污染,也无药物残留,其口感和风味接近野生鳖,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甲鱼水霉病是甲鱼的一种常见病,主要是由于运输、收集过程中操作不慎受伤,伤口寄生水霉菌引起。病原是水霉菌,肉眼可见。菌线呈灰白色,柔软,很象是浸泡在水中的棉花纤维。故又称白毛病,肤霉病。此病一旦发生,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一、症状水霉病病菌在甲鱼的体表、四肢、颈部等处都可繁殖,严重时寄生到整个鱼体表面,像披上一层棉花絮,由此引起甲鱼负担过重,食欲不振

3、,焦躁不安,消瘦无力,严重影响甲鱼的生长发育,尤其在春夏之交,如幼甲鱼皮肤上大量着生水霉时,往往会引起幼甲鱼的大批死亡。二、流行及危害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秋季水温在18~20℃左右时最易流行,甲鱼体外伤更易感染。尤其是在人工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发病率较高,对幼甲鱼孵出后两个月内危害严重。病甲鱼食欲减退,消瘦无力,影响生长,严重时死亡。三、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2.放养的密度要适宜,饲养过程中,要按个体大小进行分养,一旦发现病甲鱼,要及时隔离分养。一般甲鱼的放养密度为:幼甲鱼50~100只/平方米;1岁甲鱼5~6只/平方米;种甲鱼0.5~1只/平方米;

4、2岁甲鱼1~只/平方米。【主要成份】水杨酸、二硫氰基甲烷【性状】本品为淡黄色液体【产品特征】本品利用有机硫和水杨酸的消毒防腐作用,配以增效剂而制成的复合制剂,对细菌、真菌产生强烈的杀毒作用,本品溶液呈淡黄色,有角质增生作用,能促进皮肤增生作用,能促进皮肤的生长。在体表细菌,通过本药作用,可软化角质层。角质层脱落时也将菌丝同时脱落,从而达到治疗作用。【作用用途】1.对水体中由各种原因引起体表创伤、出血、霉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2.对水体中引起鳜鱼、鳗鱼、甲鱼、四大家鱼、鲤鱼及各种海水鱼类水霉、鳃霉、打印、烂鳃、烂眼等的细菌、真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3.对水体中引起虾、蟹等甲壳类的腐壳、鳃霉、

5、肢霉、黑白斑等的细菌、真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4.水质过肥引起的青苔、绿藻有很强的杀灭作用;5.对水体中的纤毛虫也有杀灭作用。【用法用量】1.杀灭细菌、真菌:按50mL//米水深,适量配水,搅拌均匀,全池泼洒;严重时可按100mL/亩/米水深,每天一次,连用两天。2.杀灭水体中的纤毛虫:按100mL/亩?米水深,每天一次,连用两天。【规格】100ml:10g【包装】200ml/瓶x96瓶/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