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测试题五

阶段性测试题五

ID:42072830

大小:85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7

阶段性测试题五_第1页
阶段性测试题五_第2页
阶段性测试题五_第3页
阶段性测试题五_第4页
阶段性测试题五_第5页
资源描述:

《阶段性测试题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阶段性测试题五(必修一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012·盐城摸底)下图为局部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a、b、c、d、e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分别是(  )A.地形 生物 大气 水文 土壤B.土壤 生物 大气 水文 地形C.土壤 地形 水文 大气 生物D.生物 地形 大气 水文 土壤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

2、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判断。根据图示即可判断。2.如果b遭到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②生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河流水位降低 ④土壤肥力下降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构成要素的变化及其他要素的影响。如果b(生物)中的植被遭到大量破坏,该地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将降低,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因此③错误。(2012·山东潍坊

3、)读我国部分地区(城市)雪线高度预测图。据此回答3~4题。3.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纬度越低,雪线越低B.纬度越高,雪线越低C.纬度越低,雪线越高D.纬度越高,雪线总体呈降低趋势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城市的纬度越高,雪线的高度总体呈下降趋势。4.敦煌、喀什、格尔木、拉萨与同纬度其他城市相比,雪线异常偏高,原因是这些地区(  )A.海拔高,气温低B.海拔低,气温高C.气候湿润,降水偏多D.气候干旱,降水偏少答案:D解析:雪线的高度除受纬度导致的温度影响,也与降水量有关。一般而

4、言,在气候干旱、降水量较小的地区,雪线的高度偏高。敦煌、喀什、格尔木、拉萨的雪线比同纬度城市偏高,主要受降水少的影响。(2012·山东潍坊)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29°52′S,31°02′E)开幕,下图为德班气候大会会徽。中国代表团经过约13小时10分钟的飞行,于当地时间11月28日7时到达南非德班。回答5~6题。5.中国代表团从北京出发时,北京时间约为(  )A.26时20时50分   B.27日23时50分C.27日13时10分   D.2

5、8日7日50分6.德班气候大会会徽是一棵枯萎的猴面包树扎根在扭曲的地球上,该树种粗大树干能贮存大量水分抵御干旱,它广泛分布在非洲的(  )A.东非高原   B.撒哈拉沙漠C.地中海沿岸   D.刚果盆地答案:5.B 6.A解析:第5题,南非德班位于东2区,中国代表团出发时,北京时间为11月28日7时-13时10分+(8-2)=27日23时50分。第6题,猴面包树生长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广泛分布在非洲的东非高原。(2012·山东莱芜)读安第斯山脉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回答7~8题。7.甲、乙、丙、

6、丁自然景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8.图中乙自然带延伸至5°S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   D.洋流答案:7.A 8.D解析:第7题,图中甲、乙、丙、丁自然景观地处沿海,南北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8题,图中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受秘鲁寒流影响,向北延伸到5°S附近。(2012·江西井冈山)读某山地(4°N,9°E)自然带的分布图,回答9~

7、10题。9.该山体主要是岩浆岩构成,推测该山可能是(  )A.火山   B.断块山C.背斜山   D.向斜山10.该山麓的人工植被带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棉花、花生   B.可可、油棕C.茶叶、棉花   D.亚麻、香蕉答案:9.A 10.B解析:该山体主要由岩浆岩构成,该山可能是火山,由经纬度可判断该山位于非洲热带雨林气候区,可可、油棕是此地的经济作物,亚麻是温带高纬地区生长的经济作物。读“中国河川径流带主要特征值表”,完成11~12题。 径流带年降水量(毫米)年径流深度(毫米)年蒸发量

8、(毫米)径流系数(%)A<200<10<200<10B200~40010~50200~30010~20过渡带400~80050~300300~40020~40C800~1600300~900400~70040~60D>1600>900>700>6011.表中A、D河川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作用 风力作用B.冰川作用 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 风力作用D.风力作用 海浪作用12.与表中B、C河川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荒漠 落叶阔叶林B.温带草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