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期末复习总结

《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期末复习总结

ID:42084945

大小:127.4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7

《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期末复习总结_第1页
《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期末复习总结_第2页
《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期末复习总结_第3页
《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期末复习总结_第4页
《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期末复习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期末复习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液体药剂1.液体药剂: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态剂型,可供内服和外用。特点:1、吸收快,作用迅速。2、给药途径广泛,服用方便,易于分剂量,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患者。3、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4、提高生物利用度缺点:药物分散度大,受分散介质影响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使药效降低其至失效,体积较大,携带运输贮存不方便,易霉变。2.按分散系统分类可分为:溶液型(Vlnm):真溶液;无界面,热力学稳定体系;扩散快,能透过滤纸和某些半透膜胶体溶液型(1〜100nm)高分子溶液:真溶液;热力学稳定体系;扩散慢,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

2、膜溶胶:胶体溶液;有界面,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扩散慢,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混悬液型(>500nm):动力学和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有界面,扩散很慢或不扩散,显微镜下可见乳状液型(>100nm):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有界面,扩散很慢或不扩散,显微镜下可见3.表面活性剂:凡能显箸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的物质。特点:分子具有两亲性;有降低表面张力和增溶的能力,低浓度时在表面吸附定向排列,一定浓度时形成“胶团”。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肥皂类(外用)2、硫酸化物(外用)3、磺酸化物:(去污)阿洛索-0T5.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性大。在酸性和

3、碱性溶液中都较稳定,还有杀菌作用,主要用于杀菌和防腐。常用的新洁尔灭、杜灭芬、消毒净、氯化苯甲炷鞍、氯化苯麦洛。6.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卵磷脂:天然的,不溶于水,对油脂的乳化作用强,是制备注射用乳剂的主要附加剂。2、合成的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7.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多元醇类:司盘类,v/o型乳剂的乳化剂,或0/W乳剂的辅助乳化剂。吐温类,增溶剂或0/W型乳化剂。3、聚氧乙烯脂肪酸脂类(买泽)4、聚氧乙烯脂肪醇瞇类(外用)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普流罗尼)8.胶束: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部分与水的亲和力较小,当浓度较

4、大时疏水部分相互吸引、缔合在一起,形成的缔合体成为胶束。开始形成胶束时溶液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9.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表示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的强弱。增溶剂:15-18;去污剂13-16;0/W乳化剂8-16;润湿剂与铺展剂7-9;W/0乳化剂3-8;消泡剂0.8-310.昙点: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开始随温度上升而加大,大道某一温度后,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变混浊,甚至产生分层,冷却后又能恢复澄明。这种由澄明变混浊的现象称为起昙,转变点的温度称为昙点。11・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1、增溶

5、剂2、乳化剂3、润湿剂4、起泡剂与消泡剂5、杀菌剂6、去污剂12.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1、增溶2、助溶3、使用潜溶剂4、制成盐类13.常用的乳化剂:1、表面活性剂2、天然或合成乳化剂;阿拉伯胶,明胶,胆固醇,磷脂等3、固体粉末;氢氧化镁,二氧化硅等14.流变学定义:研究物体变形和流动的科学。研究对象:把固体和液体的性质结合为整体为对象。12.流体的分类:1、牛顿流体:一般为低分子的纯液体或稀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其粘度为一常数,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2、非牛顿流体:其粘度随切变速率的改变而改变。A、塑性流体:在受到较小的切变应力时

6、其流体并不流动,需达到或超过某一数值(塑变值)吋方呈流动。[浓度较高的乳剂和混悬剂]B、假塑性流体:其流动曲线自原点开始,当切变速率增大,其粘度降低,表现为切变速度越大液体越稀。[某些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及微粒分散体系处于絮凝状态时的液体]3、假黏性流体:流动曲线通过原点,无屈服值,剪切速率增大,黏度降低。4、触变流体:静止状态时形成很牢固内部结构的凝胶;剧烈振动时使内部结构被破坏,凝胶状态变为流动状态,静置一段时间后才能乂重新恢复凝胶状态5、胀性流体:随着切变速率增加,流体的表观粘度增加。16•胶体溶液的稳定性:1、高分子溶液:与水

7、化作用有关,破坏其水化膜会引起沉淀。陈化现象(自发沉淀)、絮凝现彖2、溶胶:胶粒的电荷越多,扩散层越厚,水化膜越后,溶胶越稳定。影响溶胶稳定性的因素:电解质作用;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保护作用;溶胶的相互作用17.胶体溶液的制备:1、高分子溶液:溶解法(有限溶胀一无限溶胀)2、溶胶:分散法(研磨、胶溶法、超声波分散法);凝聚法1&乳剂形成理论:界面张力学说;乳化膜学说;分散相液滴的电屏障学说19.自乳化系统(SEDDS):是市油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潜溶剂形成的均一透明的溶液(一般分装于软胶囊屮),在生物环境下,(胃液)中自发乳化形

8、成的乳剂。特点:制备简单,性质稳定,计量准确且服用方便;易于携带和贮存;可提高水不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20.乳状液的稳定性:1、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A乳化剂的性质与用量B分散相的浓度与乳滴大小C黏度与温度2、乳剂不稳定的现象:A分层B絮凝C转相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