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E角度谈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方法

从IE角度谈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方法

ID:42114782

大小:7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8

从IE角度谈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方法_第1页
从IE角度谈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方法_第2页
从IE角度谈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IE角度谈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IE角度谈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方法1)节拍的计算方法。节JT1-:以产量提升为目标,人员不变。节拍二实测时间之和/岗位人数节拍二:以人员减少为目标,产量不变。节拍二出勤时间/日生产量2)理论生产线所需人员计算方法理论人员二实测岗位时间Z和/节拍3)制定改善目标的方法明确改善冃标1:以产量提升为冃标,人员不变2:以人员减少为目标,产量不变3:作业效率日标:95%以上4:主产线平衡率目标:85%以上4)效率提升的技法如以生产线平衡率提升为目标,就要将所冇工序重新打乱,重排,然后停产培训后再开始生产,发现冇新的不平衡再

2、调整。笔者曾经到口木丰田公司参加过现场改善周,也聆听过口木专家的教诲,还记得很清楚,LI木专家曾愤怒的指出,国人都在错误的理解精益主产,完全偏离了方向,比如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索养是一个科学体系,具备天然的逻辑性,必须得一步步來执行,不可能跳跃第一步做第二步,但是现在国内什么都有了,9S都提出来了。I®n&6sigma,这个提法也是错误Lean是一种企业管理的哲学,包括改善生产力和质虽,6sigma只是一个高级T具,两者不是同一个层次。这种提法把Leem当作是提高生产力的工具,6sigma是提高质量的工

3、具。杰克。韦尔奇说:我这一生都在尽力做对的事情。要想做对事情,就要把握事物的规律一--道,我们做任何事情前要先保持灵感,都要保持高屋建範的姿态,首先把事情做对,这样才能人道恢恢,以上现场改善的手法就是“道”错,才导致“术”不得要领,昏昏而终。笔者担任精益牛产经理,也曾经得到日本顾问儿年的指导。现在想在前经验的基础上,加上个人的理解,先解析一下效率提升Z道,然后就此道对以上做法做出批判,以鉴同仁。个人观点,见仁见智。首先谈谈效率改善的基木概念。LT,Leadtime:生产提前期(生产周期)。指的是产品从投入到产岀的

4、时间。TT,Takttime:市场节扌加市场节拍二1班的稼动时间/I班的生产必要数。生产必要数必须来白于市场,而不是来自于自己要求,这就是市场要求多长时间出一台机。SCT,SCycletime:周期生产节扑I合计,这是实际测绘的侮一工位生产节扌11汇总。必要人员工CT/TT,从计算公式可知,必要人员是从市场节拍来看,市场需要多少人来完成此产量的工作。认真揣摩上述四个概念,不难发现其核心在于TT,所有的要求都发端于市场,由市场决定生产数量,也就是生产必要数,而不是人为决定生产数量,因为最大的浪费就是过量生产,所以精

5、益生产在基本概念的定义上就融入了这一要求。这就是“道”从此“道”来批判错误概念1,2,3可以看出。错误1的计算方法让人感觉不知所云。节拍1算出来应该是生产节拍的平均值,这种平均没有意义,我们只需耍知道SCT和每一工位的CT,不需要去研究其平均值,平均值充其量只能告诉我们大概多长时间出一台成晶,对于效率的提升没有意义。节拍2的计算不知道是市场节拍,还是牛产节拍,关键在于H牛产量的决定,到底是市场必要量还是目前产量,或计划提高的产量,其二,岀勤时间也不一定就全部用来生产,比如休息时间,开会时间,5S时间等等。所以此数

6、据无法运用于效率提升Z中。错误2是计算理论人员,首先理论人员与必要人员在概念上冇区别,必要人员一定是市场必要的人员,超过此人员,客户可以不必要付钱。其次因为节拍的定义错谋1来,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当然此必要人员的计算也就失去了意义。错课3的目标制定方法也不合“道”,首先,目标只能来至客户,客户要求的只是交货期,只要求多长时间做出多少合格产晶,所以不要去指定什么平衡率,作业效率等目标,这只能作一个参数而已,没必要旁牛枝接。其次,减人,加产量的目标也只能来至客户。即减人又加产量也很常见。口标制定的“道”,首先来口于客

7、户。来白于TT。从错谋1,2,3的批判可以得出结论,正是因为“道”不清,方向不明,所以“术”只能混乱不堪。道在TT,效率提升一切从市场出发,从客户需求岀发。从此“道”出发,再谈谈道御之术,效率捉升的工业化思维程序。此术本质上也是一种1E手法。1E按照分析程序來分,可以分为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动作分析三个步骤,因此此术也要按照此三个步骤來谈。程序分析是从整休的角度来把握问题,对于效率改善而言。Barchart(柱状图)就是一个程序分析的工具,我们应该把他当作我们的效率提升活动中的第一个使用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整体

8、上把握牛产线的现状,同时也可以看出现状与TT的差距,给我们改善指出了重点所在和改善方向。下图为Barchart示意。其中红线为TT二270S。改善前为两个人,工CT二280S,通过TT可以看出与市场要求的差距,通过仑并工位后消除浪费10S,少1人,达到少人化。作业分析是以程序单元为目标,为发现浪费而做的步骤,在效率提升过程中,完成Barchart后,可以看出重点改善的程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