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诊断标准

休克的诊断标准

ID:42124044

大小:30.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8

休克的诊断标准_第1页
休克的诊断标准_第2页
休克的诊断标准_第3页
休克的诊断标准_第4页
资源描述:

《休克的诊断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休克的诊断标准日本岛崎修次提出下列6项中具备2项以上便可诊断休克,有其实用意义,可供参考。1、收缩压在13.3kPa(100mmHg)以下;2、脉压在4.OkPa(30mmHg)以下;3、出现冷汗、皮肤苍白等休克症状;4、尿量<25ml/h;5、血乳酸3mmol/L;6、心脏指数<2.5L/(min.m2);心脏指数[L/(min.m2)]=[心排出量(L/min)]/体表面积(m2)正常值为2.6-4.OL/(min-m2)。发病机制1、休克I期(休克早期,代偿期,缺血性缺氧期)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显著减少,引起循环容量降低、动脉血压下降。此时机

2、体通过一系列代偿机制引起心跳加快、心排出量增加以维持循环相对稳定,又通过选择性收缩外周和内脏的小血管使循环血量重新分布,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有效灌注。此时微循环内动静脉间短路开放,前括约肌收缩,表现为“只出不进”,血量减少,组织仍处于低灌注、缺氧状态。若能在此时去除病因积极复苏,休克常较容易得到纠正。2、休克II期(休克进展期,失代偿期、淤血性缺氧期)当休克继续发展,微循环将进一步因动静脉短路和直捷通道大量开放,使原有的组织灌注不足更为加重。毛细血管中血流淤滞,部分血管失去代偿性紧张状态。此时微循环内“只进不出”。临床表现为血压进行性下降、意识

3、模糊、发纟甘和酸中毒,病程由代偿期向失代偿期发展。3、休克III期(难治期,微循环衰竭期)当休克II期持续较长时间后,休克进入难治期或不可逆期,失代偿期时出现的某些脏器的微循环淤滞更加严重,由于组织缺少血液灌注,细胞处于严重缺氧和缺乏能量的状况,引起细胞自溶并损害周围其他的细胞。最终引起大片组织、整个器官乃至多个器官受损。临床表现休克早期在原发症状体征为主的情况下出现轻度兴奋征象,如意识尚清,但烦躁焦虑,精神紧张,面色、皮肤苍白,口唇甲床轻度发纟甘,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可骤降,也可略降,甚至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尿量减少

4、。休克中期患者烦躁,意识不清,呼吸表浅,四肢温度下降,心音低钝,脉细数而弱,血压进行性降低,可低于50mmHg或测不到,脉压小于20mmHg,皮肤湿冷发花,尿少或无尿。休克晚期表现为DIC和MODS。(1)DIC表现:顽固性低血压,皮肤发纟甘或广泛出血,甲床微循环淤血,血管活性药物疗效不佳,常与器官衰竭并存。(2)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表现:吸氧难以纠正的进行性呼吸困难,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促、发纟出肺水肿和肺顺应性降低等表现。(3)急性心功能衰竭表现:呼吸急促,发纟甘,心率加快,心音低钝,可有奔马律、心律不齐。如出现心律缓慢,色灰暗,肢端发凉,也属心

5、功能衰竭征象,中心静脉压及脉肺动脉楔压升高,严重者可有肺水肿表现。(4)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血钾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5)其他:意识障碍程度反映脑供血情况。肝衰竭可出现黄疸,血胆红素增加,由于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肝性脑病发病率并不高。胃肠道功能紊乱常表现为腹痛、消化不良、呕血和黑便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