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

2012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

ID:42183278

大小:11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09

2012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_第1页
2012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_第2页
2012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_第3页
2012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_第4页
2012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说明: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考点名称、考场号等信息填写在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2.答卷时考生务必用蓝、黑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密封线内不要答题。3.本试卷共10页,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关于“典故”与“用典”什么是典故?据《汉语大词典》解释,典故即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古代故事容易理解;“有

2、出处”的词语是指公开出版物上有的,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流传的词语。如全唐诗、宋词或经典书籍上已有的词语都算。典故,大体上可分为成语典故、历史典故、文学典故、文化典故等几大类。其中,成语典故占了很大的比重。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情,经过后人的描述和提炼加工,往往产生一个新成语,如黄粱美梦、高山流水等。所以,历史典故和成语典故往往是密不可分的。至于文学典故,一般指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词语和词组(短语),以及文学名人身上发生的风流轶事。前者如惊涛拍岸、晓风残月、大江东去等,后者如崔灏题诗、红叶题诗等。另外,如牛郎织女、灶君上天等则

3、属于文化典故。对于使用典故,有一部分人认为,格律诗词已经被社会边缘化了,本来阅读欣赏的人就很少,如果再使用艰涩难懂的典故,逼得人们带词典来读诗词,那么,人们阅读的兴趣肯定越来越淡,读的人势必越来越少。因此,这一部分人坚决反对“用典”,主张诗词创作用明白易懂、深入浅出的口头语言,追求通俗浅显、琅琅上口,让读者易读易懂易记易于传播。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诗词讲究短小精悍,是一种浓缩的艺术语言形式。典故字数少而涵盖的内容多,蕴含的道理深刻。使用典故,可以达到言简意赅的艺术效果,完全符合诗词短小精悍、追求精炼的特性。因此,他

4、们主张不用典故不写诗,应当句句用典,处处用典。而本人主张诗词创作,典故是可以使用的;但一定要用对,要活用、化用、巧用。《随园诗话》是清朝大诗人、诗词大评论家袁枚的得意之作,也是近代诗词评论的一本巨著。他在书中专门有一段论述“用典”问题。“余每作咏古、咏物诗,必将此题之书籍,无所不搜;及诗之成也,仍不用一典。尝言:人有典而不用,犹之有权势而不逞也。”袁枚作诗不用典故,这并不是因为他不知典故,而是早已将典故烂熟于胸。因为作诗之前,他已经把相关的书籍重新翻阅了一遍。他之所以不想引用典故,是因为他不想炫耀自己书读得多,知

5、识掌握得多。当然,还有深一层的意思:他不想拾取别人现成的劳动成果,充当自己的创作词汇,充塞在自己诗词的句里行间。10我们常说:诗言志。诗是如何言志的呢?诗是通过形象言志的。巧妙而准确地使用典故,可以突出形象性,符合诗词以形象思维见长的特性。格律诗字数很少,最长的七律56字,最短的五绝才20个字,然而,格律诗又要求涵盖丰富的内容,给人提供深远的意蕴,因此,它要求在短小的篇幅里,用词要精心选择,要精炼、含蓄,能够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得到一种思考的快乐,而使用典故,完全符合这种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特别是怀古、

6、咏古诗更是如此。格律诗要求语言精炼,言简意赅,更适合使用文言词汇。诗词恰当地使用典故,正是适应格律诗的这种特性,使作品更具有文采,更富有书卷气,因而显得更典雅;同时还可以显示作者见识广博,涉猎面广,学有所用,善于融会贯通。1.下列关于“典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凡是古代故事和有出处的词语(公开出版物上有的,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流传的词语)都属于典故的范围之内。B.典故大体上可分为成语典故、历史典故、文学典故、文化典故等几大类。其中成语典故占了很大的比重,像牛郎织女等文化典故占得比重

7、较小。C.成语典故就是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情,经过后人的描述和提炼加工,往往产生一个新成语,所以历史典故和成语典故往往是密不可分的。D.文学典故一般指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词语和词组(短语),以及文学名人身上发生的风流轶事,如惊涛拍岸、晓风残月、崔灏题诗、红叶题诗等。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反对“用典”的人认为,现代社会中欣赏格律诗词的人很少,读格律诗词需要极大的兴趣;如果诗中再出现生僻的典故,读的人势必越来越少。B.支持“用典”的人则认为,诗词本为浓缩的艺术语言形式,使用典故可以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8、所以诗词创作应当无典不成句,无句不用典。C.清代大诗人袁枚每次作咏古、咏物诗,始终不照搬任何典故,但他并不反对使用典故,他认为创作诗词不“用典”就像有权势的人不使用权力一样。D.作者认为袁枚写诗词不用典故是不想炫耀自己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如果从创作的角度来讲,袁枚是想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不想拾人牙慧。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全唐诗、宋词或经典书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