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长江_造林技术规程

绿化长江_造林技术规程

ID:42212425

大小:1.73 MB

页数:166页

时间:2019-09-10

绿化长江_造林技术规程_第1页
绿化长江_造林技术规程_第2页
绿化长江_造林技术规程_第3页
绿化长江_造林技术规程_第4页
绿化长江_造林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绿化长江_造林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绿化长江重庆行动长江重庆段两岸造林绿化技术规程(讨论稿)重庆市林业局二0—0年-一月1、《长江重庆段两岸造林地立地类型》2、《长江重庆段两岸主要造林树种》3、《长江重庆段两岸主要造林模式》4、《长江重庆段两岸造林绿化苗木质量技术要点》5、《长江重庆段两岸造林绿化整地技术规程》6、《长江重庆段两岸造林绿化苗木栽培技术规程》7、《长江重庆段两岸造林绿化幼林管护技术要点》8、《长江重庆段两岸造林绿化工程监理办法》9、《长江重庆段两岸造林绿化工程验收办法》10、《长江重庆段两岸造林绿化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办法》说明:《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技术规程汇编》(讨论稿),涉及林

2、业专业技术和行业管理,内容多,人手少,时间紧,“讨论稿”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在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h长江重庆段两岸造林地立地类型长江重庆段两岸指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上中游的河谷地区,包括长江流域重庆市所辖的区县。区内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均匀,年平均气温14〜17°C,1月平均气温3〜5°C,7月平均气温25〜27°C,210°C年积温4500〜5500°C。年降水量1000〜1700mm,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多雨年常造成山洪暴发岀现水患。由于山体高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区内土壤随海拔分布为:海拔800m以下多黄红壤,丘陵谷地有紫色土。800〜1700

3、m的广大地区,多为山地黄壤,其次是石灰土,1700m以上为黄棕壤和山地草甸土。立地类型组主要分为7个组,即黄壤立地类型组、酸性紫色土立地类型组、中性紫色土立地类型组、钙质紫色土立地类型组、黄色石灰土立地类型组、老冲积黄壤立地类型组、新冲积土立地类型组。地带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树种丰富,区系成分复杂。森林植被类型有:马尾松林、柏木林、杉木林、华山松林、巴山松林和铁坚杉林、黄杉林、乌冈栋林等。区内油桐、油茶、乌柏和生漆等经济树种也很发达。区内河床宽阔、河漫滩广布,河堤发育,谷坡形态复杂,是长江三峡上中游区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土地资源之一,同时也是保护

4、和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具有最直接意义的地带。由于该河谷地带及其相邻地区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少,人地关系的矛盾比较尖锐,以致出现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利用现象,谷底部分的河漫滩和河谷两侧的谷坡以及河堤两侧的土地多数被开垦为耕地、园地、菜地,只有少量地段栽种了不连续分布的护岸护堤林。rh于河谷地带以水动力和重力为营力的侵蚀作用十分强烈,因此,沿江河岸地表物质稳定性很差,具有侵蚀容易保护难的特点,在不合理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下,极易产生谷坡径流侵蚀,坡麓洪水淘蚀,谷底河漫滩洪水冲蚀等不良地貌过程,以致引发河岸崩塌,坡体滑坡,河堤抗洪能力降低和河流泥沙含量增高等生态环境问

5、题。该区地形陡峻,山体破碎,沟壑纵横,重力侵蚀强烈,是我国山地灾害的多发区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也是我国暴雨中心之一。本区的林业生态建设极为重要,发展水土保持林,严禁毁林开荒,综合治理坡耕地,营造护库护岸林,应是本区林业发展的重点。同时,也应在沿江支流建设水源涵养林,形成三峡库区的综合防护林体系。根据三峡库区地理位置、地貌特点及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本区分为4个亚区。I库尾丘陵立地亚区包括江津、永川、北陪、巴南、南岸、渝北和主城等11个区,面积10243平方公里。该亚区位于三峡库区尾端,重庆主城位居其中,河谷两岸平坝为城市建设区域。西南四面山区系云贵高原过渡到

6、四川盆地的梯形地带,东北为华蓋山主峰以南的巴渝平行岭谷地带。境内自西向东由南部四面山,北部华盖山等华釜山脉、铜锣山脉、明月山脉三条西北至东南大致平行走向的条状山脉与宽谷丘陵交互组成的向斜山地为主体的平行岭谷。海拔最高处四面山蟆蚣坝为1709.4米,北部为中低山,海拔1460-800米。全区以丘陵兼低山地貌为主,分平阶地、丘陵地和山地。地貌多呈垄岗状,山体雄厚,长岭岗、馒头山、桌状山错落于岭谷间,地势起伏较大。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具有冬暖春早、秋短夏长、初夏多雨、无霜期长、湿度大、风力小、云雾多、日照少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8・4°

7、C,冬季平均气温7.7°C,夏季平均气温28.5°Co年日照时数1273.6小时,年降雨量1030.7毫米,无霜期341天,年湿度81%,太阳总幅射量86.5千卡/平方厘米。II库区上段平行岭谷低山丘陵立地亚区包括长寿、涪陵、丰都、忠县、石柱、武隆等6个区县,面积15326平方公里。本区地处重庆中部,扼长江、乌江交汇要冲,有承东启西和沿长江、乌江辐射的战略地位。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平行岭谷与盆周山地过渡地带,由一系列平行褶皱山系构成。境内地势以低山丘陵为主,横跨长江南北、纵贯乌江东西。地势大致东南高而西北低,西北-东南断面呈向中部长江河谷倾斜的对称马鞍状

8、。主要山脉有七耀山、方斗山、黄草山,山脉东北至西南走向。山脉和丘陵、山间槽谷(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