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常用操作方法

内科常用操作方法

ID:42312421

大小:338.81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9-12

内科常用操作方法_第1页
内科常用操作方法_第2页
内科常用操作方法_第3页
内科常用操作方法_第4页
内科常用操作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科常用操作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胸腔穿刺操作方法北京市延庆县医院一、操作前准备1.患者准备1)测量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脉搏),体力状况评价。2)向患者解释胸穿的目的,操作过程,可能的风险。3)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操作过程中避免剧烈咳嗽,保持体位,如有头晕、心悸、气促等不适及时报告)。4)签署知情同意书。2.材料准备1)治疗车:车上载有以下物品:a)胸穿包:内含:弯盘2个,尾部连接乳胶管的16和18号穿刺针各1根,中弯血管钳4把,孔巾1块,巾钳2把,棉球10个,纱布2块,小消毒杯2个,标本留置小瓶5个。b)消毒用品:2%—3%碘酒,75%乙醇。c)麻药:2%利多卡因

2、2-5ml或1%普鲁卡因2-5ml。2)其他:注射器(2ml或5ml的1个,20ml或50ml的1个),500ml标本容器2个,胶布1卷.1000ml量筒或量杯1个;有靠背的座椅1个;抢救车1个;无菌手套2副。3.操作者准备1)需要2个人操作。2)操作者洗手,准备帽子、口罩;助手协助患者体位摆放,观察穿刺过程中患者情况等。3)了解患者病情、穿刺目的、胸片情况。4)掌握胸腔穿刺操作相关知识,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二、操作步骤1.体位1)常规取直立坐位,上身略前倾,必要时双前臂合抱或将前胸靠在床头桌上,以使肋间隙能够充分暴露(图1-1)。2)卧床

3、患者,可以采取仰卧高坡卧位,患侧略向健侧转,便于显露穿刺部位。图1-1胸腔穿刺体位2.穿刺点选择1)操作前再次核对患者,核对左右侧。2)穿刺点主要是根据患者胸液的范围而定,常选择腋前线第5肋间,腋中线第6肋间,腋后线第7肋间,肩胛下角线第7—8肋间。标记穿刺点。穿刺点避开局部皮肤感染灶。3)确定后要标记穿刺点。4)一般通过叩诊结合胸片x线确定穿刺部位,必要时可通过超声检查来进一步确定穿刺点,及穿刺深度。甚至在B超引导下,完成穿刺。3.消毒铺单1)准备:术者戴好无菌手套,在两个消毒小杯内分别放入数个棉球,助手协助,分别倒入少量2%一3%碘酒和

4、75%乙醇。2)消毒:用2%-3%碘酒,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边环形扩展至少15厘米;以75%乙醇脱碘2次,自中心向四周展开。3)铺巾:无菌孔巾中心对准穿刺点,上方以巾钳固定于患者上衣上。4.麻醉1)准备:2ml注射器或5ml注射器吸入2%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2ml。2)在穿刺点局部皮下注射形成1个皮丘,将注射器垂直于皮肤表面,沿肋骨上缘缓缓刺入。3)间断负压回抽,每进2—3mm回吸一次,如无液体或鲜血吸出,则注射麻药,逐层浸润麻醉各层组织,直至胸膜;如有液体吸出,则提示进入胸腔,记录进针长度,作为下一步穿刺大概需要的进针深度;如有鲜血吸出

5、,且体外凝集,则提示损伤血管,应拔针、压迫、平稳后,更换穿刺部位或方向再穿(有时患者胸壁或胸膜很厚,一般的2ml注射器或5ml注射器配套的针头长度不够,难以达到胸腔积液的部位,回吸吸不出液体,须更换较长的胸腔穿刺针,才可达到积液部位,抽得积液)。5.穿刺1)准备:16号胸穿针或18号胸穿针,尾部连接1个乳胶管,血管钳夹闭乳胶管,根据麻醉时记录进针深度,在胸穿针上估算出穿刺达到此深度后,留在胸腔皮肤外的穿刺针长度。2)穿刺: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执穿刺针,沿麻醉区域所在肋间的肋骨上缘,垂直于皮肤,缓缓刺入,参考麻醉时记录的进针深度,见有积液流

6、出,停止穿刺,如无液体流出,则改变穿刺角度、深度再穿,直到有液体流出为止。6.抽液1)用血管钳近贴皮肤固定穿刺针,将乳胶管连接50ml注射器,松开夹闭乳胶管的血管钳,负压回抽注射器。第一次抽得的液体应先留取标本,分别装入各个标本小瓶内。2)在每次注射器吸满,需排空时,助手需先用止血钳夹闭乳胶管,摘下注射器,排空注射器,再连接上乳胶管,打开止血钳,循环操作,抽吸液体,注意各个连接点要连接紧密,防止漏气产生气胸。3)如果是诊断性穿刺,则穿刺抽得20~50ml液体,分别装入各个标本小瓶内,即完成操作。如果是治疗性穿刺,则需进一步抽出胸腔内积液,但

7、胸腔积液引流速度不能过快,每次引流的液体总量应小于1000ml。4)如有条件,也可以利用套管针穿刺,引流袋引流液体。7.拔针1)在呼气末屏住气,拔除穿刺针。2)局部消毒,压迫片刻,无菌辅料覆盖,胶布固定。3)嘱患者平卧休息。8.穿刺后的观察1)症状上注意:有无气促、胸痛、头晕、心悸、咳嗽泡沫痰。2)体征上注意:有无面色苍白、呼吸音减弱、血压下降。3)必要时可行胸部x线检查以评价胸腔残余积液量和除外气胸。9.标本处理记录标本量与性质,将标本分类并标记,然后根据临床需要,进行相应检查。如:常规、生化、酶学、细菌学及细胞病理学等。三、并发症及处理

8、1.胸膜反应:穿刺中出现头晕、气促、。心悸、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停止操作,平卧,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2.气胸:可由以下原因引起:穿刺过深,伤及肺;抽液体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