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浙江高考地理热点问题

2014浙江高考地理热点问题

ID:42319285

大小:2.24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12

2014浙江高考地理热点问题_第1页
2014浙江高考地理热点问题_第2页
2014浙江高考地理热点问题_第3页
2014浙江高考地理热点问题_第4页
2014浙江高考地理热点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浙江高考地理热点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高考地理热点问题余姚高考地理研究指导小组(2014.5)从近几年浙江省高考命题来看,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2013年浙江高考题,特别关注社会热点——雾霾天气、用工荒问题、钓鱼岛、舟山群岛海洋新区(浙江地理)开发等内容。2014是一个社会热点多发年,现就重要热点问题整理如下:1.京津冀一体化2014年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在强调了京津冀的诸多重要意义之外,更是提出要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高到重大国家战略的层面。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明确列入国家战略层

2、面的应该只有京津冀和上海自贸区,如果考虑到京津冀战略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进,其政治高度比上海自贸区更胜一筹。☆范围及功能定位☆区位分析发展条件:(1)地理位置:临海,具有海运优势,临近热点区域东北亚。(2)地形: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但降水量不大,且降水量的季节和年级变化较大,水资源短缺。(4)资源:区内煤炭、铁矿、油气等矿产资源丰富,临近中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海盐资源丰富(5)交通:交通方式多样,海陆空交通发达(6)科技:高校、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7)经济基础: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基础雄厚,特别是北京,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达

3、发展方向:高科技产业带、先进制造业、第三产业(包括航运)综合评价:优势——该地区区位、地形、资源、交通、科技优势明显;劣势——水资源短缺☆命题猜想37题;区域以中国地理为截体,共设计有3个问题26分,其中第一问为自然地理内容,第二、三问涉及人文地理内容。1、河流特征分析及比较(黄河下游、海河)2、产业专移及原因、城市化(京津冀都市圈)及区位分析3、旅游地理(本区旅游资源丰富)、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如盐碱问题、污染问题、沿海赤潮等)、自然灾害(风沙、旱涝等)相关知识【例题】(侧重人文地理)材料一:2005年,空中客车在亚洲的首个研发中心正式落户北京,2006年6月,A320

4、系列飞机总装线被批准选址在天津,滨海新区2010年6月23日,首架天津组装的空客A320飞机将在滨海新区正式交付使用。材料二:飞机装配工厂必须要有开阔的跑道及试飞空域以满足飞机试飞要求。材料三我国京津唐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1)空客选址过程中,天津滨海新区击败了飞机制造技术更胜一筹的西安,请分析原因。(8分)(2)材料三中为所示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6分)(3)材料三图示沿海地区是我国重化工基地,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有利区位条件。(8分)【答案】(1)天津海运便利,便于零部件运输;京津唐地区工业基础雄厚,产业协作条件好;离空客技术研发中心

5、近;东部是海洋,试飞条件好;离消费市场近。(2)特征: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或从城市向乡村转移;或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移出的主要是占地面积广、污染大的企业;多靠近交通发达的沿海、铁路沿线附近。 (3)有丰富的原料,如海盐、煤、石油;海陆交通便利;市场广大、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丰富2.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被

6、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但该区域交通不够便利,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却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范围及功能定位☆区位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地带区域跨度大,区域经济发展落差大,自然条件差异明显。故可以分区进行分析: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中亚、西亚等。自然条件:沿海至内陆自然

7、带分异明显、气候大陆性强,河流短小多内河流、自然资源丰富等;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以铁路为主(亚欧第二陆桥),农业多以灌溉、畜牧业为主,建立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原料指向型工业及能源开采加工业;中国与西亚、中亚国家经济互补性强等。☆命题猜想36题;区域以世界地理为截体,共设计有3个问题30分,其中第一、二问为自然地理内容,第三问涉及人文地理内容。(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为命题角度,以大陆性气候(干旱)为背景分析整体性某要素或几个要素的关联性。(2)以自然资源及可持续发展为背景的命题(3)农业生产区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