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笔记

比较文学笔记

ID:42391822

大小:6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14

比较文学笔记_第1页
比较文学笔记_第2页
比较文学笔记_第3页
比较文学笔记_第4页
比较文学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比较文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伏尔泰:《论史诗》等著作中,首先提出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欧洲各民族史诗的意见。中国的《赵氏孤儿》改编成《中国孤儿》。莱辛《汉堡剧评》:不仅作了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方面的尝试,还探索了文学和艺术关系这类跨学科的问题。歌德: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斯达尔夫人:《论文学》和《论德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源地在法国,1838年,维尔曼将其在巴黎大学的讲稿整理出版,在该书的序中,正式冠以“比较文学”这一术语。比较文学学科形成的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

2、,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克罗齐(1866-1952):“带着与比较文学公然为敌的独裁观念,在各种场合用种种不同的沉重打击来对付我们这门学科,并将它几乎打得个片甲不留。”他的结论是:“看不出比较文学有成为一门学科的可能。”1886年,第一本比较文学的理论著作——波斯奈特教授写的《比较文学》出版了;1887年,使比较文学占有“一席之地”的德国学者科赫创办的《比较文学杂志》出版了;1897年,由贝茨编收二千条索引组成的第一部资料工具书《比较文学目录初稿》发表了。1897年,法国

3、的里昂大学正式聘任戴克斯特(1865-1900)为第一位比较文学教授,使比较文学正式成为高等学校的一门独立学科。法国比较文学大师梵·第根出版的第一本有理论、有方法的学科理论专著《比较文学论》,是对克罗齐等人的非难与攻击,回击最有力的一部论著。指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越了国界的“各国文学”,研究各国文学影响的“事实联系”。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开篇指出,比较文学的处境岌岌可危,其突出的标志就是“未能确定清晰的研究内容与专门的研究方法”。开始了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比较文学的“危机”之争。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

4、功能》他在批评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比较文学的性质与任务比较文学应该从国际的角度研究所有的文学,无论是有事实联系,还是没有事实联系,都应该将一切文学创作纳入到研究范畴当中。法国、美国之间的论战它标志着比较文学随全球化进程的新认识和新发展。如勃洛克所说:“没有任何一个文学研究领域能比比较文学更引起人们的兴趣或有更加远大的前途;任何领域都不会比比较文学提出更严的要求或更加令人眷恋。”中国比较文学30年代和80年代的历史1929年至1931年,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主任、新批评派大师瑞恰兹在清华大学任教,开设

5、了“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两门课。吴宓:雅通才,博通古今,阅尽中外陈寅恪:“四不讲”、“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钱钟书:打造中西文化园林季羡林: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梁宗岱的《诗与真》:罕见人才,名满文坛钱钟书《管锥篇》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是以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篇》1979年的出版为标志的。全书781段围绕《周易正义》、《毛诗正义》等中国文化元典10种,引用了800多位外国学者的1000多种著作,结合中外作家3000多人,阐发自己对文学和文化的看法。全书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坚信“人文科学的各个对象彼此系连

6、,不但跨越国界而且贯串着不同的学科”。《管锥篇》最大的贡献就在于纵观古今,横察世界,从针锋粟颗之间总结出重要的文学规律,也就是突破各种界限(时间、地域、学科、语言),打通整个文学领域,以寻求共同的“诗心”和“文心”。《管锥篇》不仅探索了中西文学共同的“诗心”和“文心”,而且在影响研究、阐发研究、科际整合、翻译媒介研究等方面都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80年代成果宗白华的《美学散步》(1981)季羡林的《中印文化史论文集》(1982)金克木的《比较文化论集》(1984)杨周翰的《攻玉集》(1984)范存忠的《英国文

7、学论集》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1985年10月29日,由全国各地21所著名大学共同发起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和首届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深圳大学召开。大会选举了由31人组成的首届理事会。秘书处设在北京大学,学会会刊为《中国比较文学》(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出版)。影响研究中的“影响”凡域外文学的诸因素刺激了本土的文学,使其产生了并非基于固有传统上的各种新变化,均可称之为影响,如借用、模仿、改编、翻版等.外来性:影响无法从本民族文学的传统和作家个人的各种因素作出解释,因此,它是外来的。隐含性:影响表现为一种精神渗透,它消融于

8、作家的创作中,因此不着痕迹。例如,果戈理的《狂人日记》(1834)与鲁迅的《狂人日记》(1918)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我的来做小说,也并非自以为有做小说的才能,只因为那时是住在北京的会馆里,要做论文吧,没有参考书,要翻译吧,没有底本,就只好做一点小说模样的东西塞责,这就是《狂人日记》。大约所仰仗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