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讲义-第一章税法总论(2)

税法讲义-第一章税法总论(2)

ID:42439969

大小:6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5

税法讲义-第一章税法总论(2)_第1页
税法讲义-第一章税法总论(2)_第2页
税法讲义-第一章税法总论(2)_第3页
税法讲义-第一章税法总论(2)_第4页
税法讲义-第一章税法总论(2)_第5页
资源描述:

《税法讲义-第一章税法总论(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税法基本理论三、税法的构成要素(掌握,能力等级1)5.税率。指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税率体现征税的深度。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1.比例税率  2.超额累进税率  3.定额税率  4.超率累进税率。税率类别具体形式应用的税种比例税率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等定额税率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的税额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我国目前没有采用)超额累进税率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将纳税人的征税对

2、象依所属等级同时适用几个税率分别计算,再将计算结果相加后得出应纳税款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和个体、承包项目全率累进税率(我国目前没有采用)超率累进税率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别税率,相对率每超过一个级距的,对超过的部分就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税土地增值税【例题·多选题】中国现行税制中采用的累进税率有()。(1998年)A.全额累进税率B.超率累进税率C.超额累进税率D.超倍累进税率【答案】BC【例题·计算题】给定一个累进税率表:级数课税对象级距税率123500元以下(含)500-2000元(含)2000-5000元(

3、含)5%10%15%假定甲、乙、丙三人的征税对象数额状况分别为甲500元、乙501元、丙3000元。按照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税额按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税额甲应纳税=500×5%=25(元)甲应纳税=500×5%=25(元)乙应纳税=501×10%=50.1(元)乙应纳税=500×5%+1×10%=25.1(元)丙应纳税=3000×15%=450(元)丙应纳税=500×5%+(2000-500)×10%+(3000-2000)×15%=325(元)出现问题:乙比甲征税对象数额增加1元,税额却增加50.1-25=25.1元,税负变化极不合理【特别提示】

4、为了简化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需要将“速算扣除数”设计在超额累进税率表中。所谓速算扣除数,是按照全额累进计算的税额与按照超额累进计算的税额相减而得的差数,事先计算出来附在税率表中,随税率表一同颁布。速算扣除数=按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按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也可以用计算公式推算: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结合上述例题,我们也可知上述税率表的速算扣除数第一级为0,第二级为50.1-25.1=25(元),或500×(10%-5%)+0=25第三级为450-325=125(元),或2000

5、×(15%-10%)+25=125有了速算扣除数,再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税额时,可以简化计算:按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按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本例丙应纳税=3000×15%-125=325(元)超额累进税率表的形式:级数课税对象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123500元以下(含)500-2000元(含)2000-5000元(含)5%10%15%025125【例题·计算题】李某2011年3月取得薪金3400元,如何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500元以下的税率5%;超过500元不超过2000元的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6、【答案】首先计算李某的应纳税所得额:薪金3400元,应纳税所得额为3400-2000=1400(元);然后可以用两种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第一种方法是按照上表中超额累进税率定义的分解计算法:500×5%+(1400-500)×10%=25+90=115(元)。第二种方法是按照教材个人所得税一章规定的简易计算法:1400×10%-25(速算扣除数)=115(元)。6.纳税环节。指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要掌握生产、批发、零售、进出口、收入取得、费用支出等各个环节上的税种分布。7.纳税期限。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

7、税款的期限。有三组概念: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缴库期限。8.纳税地点。纳税人(包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的具体纳税地点。各税种纳税地点的规定都易出客观题。9.减税免税。 指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采取减少征税或免予征税的特殊规定。各章节的减税免税规定往往存在大量考点。10.罚则。 指对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印花税、征管法等章节都有违章处罚措施。11.附则。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规定此项税法的解释权,二是规定税法的生效时间。后续章节没有特别表述,可作一般了解。第三节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税收立法(熟悉)税法的实施(了解)税收立法与税

8、法的实施一、税收立法(能力等级1)(一)税收立法概述(了解)【提示】税收立法不仅仅包括对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公布、修改和补充,也包括对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