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演讲-苏东坡

课前演讲-苏东坡

ID:42474755

大小:691.0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15

课前演讲-苏东坡_第1页
课前演讲-苏东坡_第2页
课前演讲-苏东坡_第3页
课前演讲-苏东坡_第4页
课前演讲-苏东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前演讲-苏东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东坡突围》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

2、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苏轼简介苏轼彩像《古木怪石图》苏轼书《黄州寒食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吧,却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

3、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悼亡诗从《诗经》开始西晋的潘岳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用词写悼亡苏轼首创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不思量,自难忘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又

4、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绝望的、不可能的假设深沉、悲痛、无奈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士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夜来幽梦忽还乡记叙小轩窗,正梳妆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笔力奇崛之处,妙绝千古把现实的感受溶入了梦中,使这个梦也令人感到无限凄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意深痛巨余音袅袅回味无穷她不仅分担了我的痛苦,还给了我不少的安慰和鼓励。……我进了门看到她的面容,满脑子的乌云都消散了。我有什么委屈、

5、牢骚都可以向她尽情倾吐。……她不断地给我安慰,对我表示信任,替我感到平。……今天回想当时的情景,她那张满是泪痕的脸还历历在我眼前。我多么愿意让她的泪痕消失,笑容在她那憔悴的脸上重现,即使减少我几年的生命来换取我们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也心甘情愿!她离开我十二年了。十二年,多么长的日日夜夜。每次我回到家门口,眼前就出现一张笑脸,一个亲切的声音向我迎来,可是走进院子,却只见一些高高矮矮的、没有花的绿树。上了台阶,我环顾四周,她最后一次离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仿佛还站在台阶上等待着车子的驶近,等待着一

6、个人回来。这样长的等待。十二年了。甚至在梦里我也听不见她那清脆的笑声。我记得的只是孩子们捧着她的骨灰盒回家的情景。这骨灰盒起初给放在楼下我的寝室内、床前五斗橱上。悲伤没有用。我必须结束那一切梦景。我应当振作起来,哪怕是最后的一次。骨灰盒还放在我的家中,亲爱的面容还印在我的心上,她不会离开我,也从未离开我。做了十年的“牛鬼”,我并不感到孤单。我还有勇气迈步走向我的最终目标——死亡。我的遗物将献给国家,我的骨灰将同她的骨灰搅拌在一起,撒在园中给花树作肥料。----《怀念萧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