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麦79高产栽培主推技术

晋麦79高产栽培主推技术

ID:42479408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5

晋麦79高产栽培主推技术_第1页
晋麦79高产栽培主推技术_第2页
晋麦79高产栽培主推技术_第3页
晋麦79高产栽培主推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晋麦79高产栽培主推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晋麦79高产栽培主推技术【摘要】晋麦79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和屮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选育的抗旱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04年以来,晋麦79号在晋城市试验和示范推广,表现农艺性状优良,分篥强,成穗率高,灌浆快,落黄好,籽粒饱满,高产稳产,成为当地旱地主推小麦品种。通过深耕、深松和镇压、重施底氮(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地膜覆盖、节水保埔、增光温、精量半精量播种等技术可大幅度提高产量。【关键词】晋麦79;高产;栽培;主推技术晋麦79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

2、国审,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6025c2004年以来,在山西省晋城市进行了多点的引进试验和示范展示推广,表现生长整齐旺盛,分篥成穗率高,抗寒抗病抗旱性强,成熟落黄好,高产稳产,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成为当地旱地主推小麦品种。1主要特性特征1.1农艺性状优良半冬性、屮早熟;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长势健壮;株高适屮(70cm左右),茎叶清秀,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抗旱节水性能好;穗长方形,白壳,长芒;白粒,角质,饱满度好。1.2分藥强,成穗率高分藥时两极分化快,苗脚利落,亩成穗较多;在旱地播种677m2基本苗20万〜22万株,最高总茎数可达82.3万,667

3、m2有效成穗44万,有效分藥率达53.4%。1.3灌浆快,落黄好穗层整齐丰厚,叶片功能期长,有利于光合作用;籽粒灌浆快,抗青干能力强,成熟落黄好。1.4籽粒饱满,品质较好一般籽粒千粒重42g左右。2005-2006年测定混合样:容重794g/L>786g/L,蛋白质(干基)含量15.36%、14.84%,湿面筋含量35.6%、34.0%,沉降值35.6ml、40.0ml,吸水率61.6%、61.0%,稳定时间2.6min>3.lmin,最大抗延阻力96E.U.、194E.U.,拉伸面积24cm2、50cm2。各项指标均达到或略高于中筋小麦标准,加工后面

4、口,出粉率高,商品性好,适宜做面条、馒头和挂面等。1.5高产稳产性能强2004-2005年度参加国家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275.77kg,比对照西峰20增产7.94%;2005〜2006年度,平均每667m2产量298.28kg,比对照长6878增产1.66%。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282.92kg,比对照长6878增产2.32%。2008年在山西省泽州县金村农场旱地连片示范种植12hm2,该甜种单产达418.0kg,创造了当地历史上大面积旱地产量最高纪录。2高产栽培技术2.1深耕、深松和镇压

5、2m土体足巨大的土壤水库,有效储水量465mmo小麦的根系可下扎2m以下,隔年深耕或深松,有利于打破犁底层,熟化土壤,纳雨蓄埔,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通透性,使土壤中水、肥、气、热相互协调,有利于种子发芽和作物根系生长。镇压有播种前镇压和播种后镇压。播种前镇压指在整地后播种前镇压,可以使土壤达到齐、松、平、墻、净、碎要求,上虚下实,避免秸秆还田使十壤悬虚;播种后镇压可以增强上壤与种子的紧密接触程度,使种子容易吸收土壤水分,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增强小麦抗旱能力。2.2重施底氮(肥)小麦秸秆还田已成为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的主耍途径,配套重施底氮(肥

6、)技术,可有效调节土壤碳氮比,避免了生物争氮,使小麦单株分藥、总茎数增加、成穗数提高。因此,氮肥一次底施,有利于实现高产;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实现产量品质同步提高。一般667m2产量600kg以上需毎667m2施纯N18kg、P2059kg、K207kg;667m2产量500〜600kg:需每667m2施N16kg、P2057kg、K206kg;667nf产量产400〜500kg:需每667m2施N14kg、P2056kg、K205kg;667m2产量400kg以下:需每667m2施纯氮12kg、P2055kg>K204kgo2.3病虫草害综

7、合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因地制宜调节播期,减轻秋苗病虫草害发生;及时翻耕灭茬和中耕,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菌源和压低虫口密度;适当增加磷钾肥,培育壮苗,增强抗病虫害能力;节节麦重发区,开展冬前化学除草。地下害虫和吸浆虫为害区,使用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乳油拌种或土壤处理;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腥黑穗病、根腐病等发生区,选用粉锈宁三畔酮或戊呼醇拌种;全蚀病重发区,选用全蚀净硅卩塞菌胺拌种。2.4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实现节水保境,增光温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山西省上世纪末在小麦旱作栽培上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它对突破性地提高旱地小麦产量起到了重要作

8、用。它的主要作用是:(1)抗旱节水。覆盖地膜后,降水利用率提高30%〜60%,每毫米降水的产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