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杂交棉高产轻简集成栽培技术23

抗虫杂交棉高产轻简集成栽培技术23

ID:42483089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5

抗虫杂交棉高产轻简集成栽培技术23_第1页
抗虫杂交棉高产轻简集成栽培技术23_第2页
抗虫杂交棉高产轻简集成栽培技术23_第3页
资源描述:

《抗虫杂交棉高产轻简集成栽培技术2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抗虫杂交棉高产轻简集成栽培技术中国农业网发布时间:2013-03-0612:30:44信息来源:山东科技报[查看评论][加入收藏夹][打印][我要投稿]目前抗虫棉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有:抗虫杂交棉种植密度越来越稀,单产水平下降,植棉效益降低;常规施肥次数多,追肥操作不便,造成肥料利用率低,效益低,还产生面源污染;除草剂滥用导致棉花药害的现象普遍,灭生性除草剂草口麟缺乏解毒安全剂。针对上述问题,科研人员提出了抗虫杂交棉合理密度及管理措施,研发了缓控释肥生产工艺、缓控释材料及棉花缓控释肥专用配方,提出了棉花除草剂安

2、全使用技术规范。抗虫杂交棉高产轻简集成技术:(1)提出抗虫杂交棉增密减氮技术:行距由120厘米缩窄100厘米左右,收获密度1800-2000tt/m;氮(N)减低到20千克/亩,增施氧化钾(K2O)5千克/亩,氮磷钾比例1:0.4〜0.5:0.8〜0.9,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全程化调:缩节胺6〜8克/亩。(2)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可实现肥料养分释放速率与棉花生长所需基本同步,基肥一次性施入即可满足全生育期需耍,施肥次数减少为1〜2次,省工50%;与等养分普通复合肥相比,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在维持同等

3、产量情况下,单位面积施肥量减少15%以上,节省施肥成本20%以上;还可防“肥水碰头”等难题,有避灾效果。(3)制订棉出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程;研制防毒剂和解毒剂,可减轻草甘麟对棉花的毒害;喷雾桶净水漏斗器具冇防堵塞功能,适用多类型喷头。在示范推广过程屮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抗虫杂交棉轻简集成技术在棉区应用,物化投入节省69.42〜170元/亩,增产籽棉50〜73.31千克/亩,产值增300〜439.86元/亩,合计节本增效400〜509.28元/亩,为高产创建和“千斤棉”创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

4、撑。棉花高产高效轻简化栽培措施发布时间:2016-05-11信息来源:农民日报作者:浏览:35次长江流域轻简育苗移栽技术轻简育苗移栽是指用无土基质替代有土的营养钵进行育苗,育苗载体采用苗床、穴盘和水体,三种育苗方法分别为基质育苗、穴盘育苗和水浮育苗,是营养钵育苗的接班技术。因移栽幼苗仅带微量基质或裸苗,需浇“安家水”,并有7〜10天不等的返苗期。增产增效情况:与营养钵相比较,轻简育苗表现省种省工省地50%,运苗栽苗省劲,减轻劳动强度,增产节本增效显著。技术特点:一是基质育苗耍求联合使用育苗基质、促根剂、保水

5、剂和保叶剂。穴盘育苗需穴盘和育苗基质等,推荐每盘100孔上下。水浮育苗需育苗盘和育苗专用基质。二是育苗设施为小拱棚、蔬菜大棚和日光温室。三是建床。床底平整,床长10〜12密,宽1.2米,深8〜10厘米;床底铺农膜。四是精选种子,五是栽前炼苗,幼茎红色占一半可提高抗逆能力。六是起苗前喷施“保叶剂”可减轻离床叶片失水防萎驚。轻简育苗健壮苗指标:育苗期25〜30天,真叶2〜3片,苗高10〜15厘米,子叶完整,叶片无病斑,根多根密根粗壮;离床前幼苗红茎占一半比例。移栽成活率95%,返苗期春栽5〜8天,夏栽2〜3天或

6、不明显。基质育苗:1.适时播种。按照幼苗叶龄2〜3片真叶,苗高10〜15厘米,育苗期25〜30天的标准安排播种,大型育苗基地需分期分批播种。2•足矯、适宜株行距播种。在铺农膜苗床上铺育苗基质厚10厘米,播种行距10厘米,粒距1.8~2厘米。穴盘育苗:1.在苗床上紧密整齐码放两排穴盘,无缝隙。蔬菜大棚可分层育苗。2•基质装盘。保水剂先充分吸足水分,均匀放入穴盘底部,再把育苗基质、干净河沙加少量水均匀混合物装满穴盘,刮平盘面,整齐码放,苗床备播。水浮育苗:1•育苗盘为多孔聚乙烯泡沫育苗盘,长68X宽6厘米,每盘

7、200穴,每穴25毫升。2•建池。池长210X宽110X深20厘米,四周和底部整平,用农膜铺在槽底和四周,防止营养液渗漏。每池用水浮育苗专用肥1包,对水400公斤,配成育苗营养液。3•催芽。将种子用湿毛巾包好,用保温材料包裹保温10小时左右,等种子破胸露白即可播种。毛树春韩迎春王国平范正义麦(油)后移栽高产栽培技术麦(油)后移栽棉是随着粮食价格上涨、麦收机械化普及和轻简育苗技术成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熟种植新模式,但也出现一些新问题:麦(油)棉连作季节矛盾突岀。麦(油)后棉移栽期推后,此吋气温高,易形成晚苗和

8、僵苗,加重迟发;品种不配套。缺乏迟播、迟栽所需的早熟类棉花品种,生产用种盲目性大;育苗期偏晚,难以培育大龄苗、壮苗;移栽密度过稀,不利于以密补迟,以密争早;产量风险大,因茬口晚,加上迟发晚熟秋桃比例人,棉田两熟的综合效益不稳。对此,有关专家提岀了麦(油)后移栽棉咼产栽培技术,该技术综合效益显著,解决了麦棉争地矛盾,符合棉花种植模式调整的新需求,具有应用价值。技术要点:1•选用中早熟、结铃性强的杂交棉品种。2•轻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