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洋顺昌的内部公司制

澳洋顺昌的内部公司制

ID:42573945

大小:40.5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18

澳洋顺昌的内部公司制_第1页
澳洋顺昌的内部公司制_第2页
澳洋顺昌的内部公司制_第3页
澳洋顺昌的内部公司制_第4页
澳洋顺昌的内部公司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澳洋顺昌的内部公司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澳洋顺昌的内部公司制作者:王海杰、袁小彤来源:商业评论推荐讲师:安越90%的企业都是平凡的”,这是澳洋顺昌公司董事长陈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众多企业在试图开辟蓝海、渴求重大创新的时候,作为金属物流配送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陈楷却另有一番“平凡”见解:“进行重大的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不多,即使在美国也只有极少数企业才能进行颠覆性创新,尤其是在有强烈扎堆效应的中国,90%的企业都注定是“平凡”的。它们的命运就是在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里像农民一样精耕细作,通过不断改善、优化管理,最终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总部位于江苏张家港的澳洋顺昌就是这样一家“平凡”的企业:在一

2、个相对过剩的传统行业,它即是靠着一种精益求精、优化管理的方式获得了7%——8%的净利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行业平均利润只有微薄的3%—4%)几个百分点。  管理是一种结构  对于管理,一直存在着“是艺术还是科学”的争论。 而在陈楷看来,管理更多的是科学,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结构。他个人则把自己视为结构工程师,非常注重管理的“结构设计”。  在澳洋顺昌,这种管理结构就是一种内部公司制——即把公司各个部门视作独立运作的单位,进行独立的盈亏核算,根据核算的结果进行“一次分配”,之后各部门主管再基于“一次分配”的结果进行“二次分配”——也就是个人绩效奖金的发放。该管理结构的基础是E

3、RP系统(离开ERP寸步难行),方式则是内部核算与工分法,获得结果则是科学化的绩效考核——而科学、客观的绩效考核体系则起到了引导和激励作用,在使员工关注自己利益的同时,培养了员工的成本意识和经营意识。  澳洋顺昌是2009年下半年开始全面上马这套制度的,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精细化的内部核算制?一部分原因与创始人陈楷有关,他本人是一位“制度控”,笃信制度与规则的力量,希望通过完善企业中的游戏规则来完善管理,尽可能地减少“人治”成分。另一部分原因则与澳洋顺昌的所在的行业特点有关,金属物流配送是一个必须精打细算的行业。它的业务是把采购来的钢材和铝材,根据客户需要加工成一定的尺寸和

4、形状,之后高效配送给客户。这项加工作业的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技术含量也不像高科技公司那么高,毛利率也就百分之十几左右,如果费用和管控不好,就很容易就亏本。此外,相对于供应商和客户来说,澳洋顺昌处于弱势地位:供应商都是宝钢、鞍钢这样的大型企业,因此它没有多少议价能力;客户也均属大品牌,如华硕、戴尔、惠普等公司,它也很难抬价。正是由于相对外部来说处于弱势地位,澳洋顺昌必须加强对内管理、深挖团队能力。因此,它才走上了真正精细化管理的道路。  自行开发的ERP系统  澳洋顺昌的ERP系统是自己设计和搭建的,最初第一个版本是2003年上马的,当时只是一个物料系统。由于澳洋顺昌所在的

5、金属物流配送行业比较偏门,所以对于澳洋顺昌来说。并没有现成的ERP系统可供购买。假如找外面的IT人员来搭建的话,公司本身也要派出主管和几个人员参与协助——鉴于外部人员不了解公司内部的生产运作流程,所以需要把大量时间花在与对方的沟通协调上。另外一方面,澳洋顺昌不可能像大公司那样拿出几个亿去搭建一个ERP系统,因此提供服务的外部人员也不可能长时间地呆在澳洋顺昌,专注于这一个项目。所以,思来想去,陈楷和财务总监林文华决定,既然总是要搭上时间、精力和人力、物力的,不如干脆自己动手来建设公司的ERP系统。  澳洋顺昌从事的是金属来料的加工制作,加工工艺并不复杂,所以第一个ERP系

6、统的版本比较简单,主要以物料监控为主,而不是以经济价值为主,并没有反映太多的管理思想。到了第二个版本就不同了,从设计之初就考虑了管理立场,以达到什么管控目的为准,因此第二个ERP版本是以内部核算为主导思想,以财务为中心来设计。第一个和第二个的出发点明显不同。  第二个版本的设计构思开始于2008年初,财务总监林文华在参加一次经营例会时,发现下面的部门经理在做业绩汇报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是按照有利于自己部门利益的角度来汇报。能不能设计一个汇报系统,让所有部门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要素来进行业务汇报呢?比如,加工部原先是按照加工的难度点数来衡量业绩,现在则改用货币化方式——单

7、位加工费来衡量业绩。因为货币化是最高层次的量化方式,是全球市场通用的方式,可以与外部市场进行对比,比如,把这些物料拿到外面加工是多少钱?后来管理层就制定了一个基础原则:按市场的7折来决定加工部门的加工费。  2008年5月第二套ERP系统正式上线,经过对内部核算报表和绩效考核规则的调试,到2009年下半年已经全部做到自动化。如果说第一套还可以参考外面的ERP版本,第二套则完全按照澳洋顺昌自己的管理逻辑来设计。  内部核算:针对团队的一次分配  这种管理逻辑就是内部公司化——通过划小核算单元,让每个核算单元成为自负盈亏的小公司!要计算小团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