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地质物探勘察报告

隧道工程地质物探勘察报告

ID:4258462

大小:254.4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30

隧道工程地质物探勘察报告_第1页
隧道工程地质物探勘察报告_第2页
隧道工程地质物探勘察报告_第3页
隧道工程地质物探勘察报告_第4页
隧道工程地质物探勘察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工程地质物探勘察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xx隧道工程地质物探勘察报告xx公路xx段(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7);xx隧道(5)《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DZ/T0073-93);工程地质物探勘察报告(6)《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072-93)。1.序言本阶段工作以地质调绘为主,并结合以往地质资料,在进出洞口地段1.1工程概况进行工程物探的方法进行工程地质评价;工程地质调绘的范围是隧道穿越xx公路属规划中县道王家年至金元公路的一段,起始xx线K12+083,止于里xx的全部地段,查明隧道

2、通过地带的自然地理概况,查明地形、地貌与构造、段K20+330,全线长4.65km。岩性等工程地质条件。xx设计行车速度为20km/h,路基宽度6.5m,泥结碎石路面宽3.5m。在K1+700~1.3工作情况及质量评述K2+120设计隧道一座,即为xx隧道,隧道全长420m。设计隧道宽7.0m、高5.00mm。我院受xx的委托,承担了xx隧道工程地质物探勘察任务。于2005年设计车辆荷载为公路-Ⅱ级。4月28日进场,于2005年5月6结束外业,后转入内业整理,编写报告。1.2勘察目的与任务勘察中我院严格按xx提出的技术要求和交通部颁发的有关规范

3、、规程执本次工程地质物探勘察工作,要求着重查明和解决隧道区的工程地质问题,目的行。原始资料经野外验收合格后,转入内业资料整理,资料整理按有关规为设计提供工程地质物探依据。具体任务为:定、要求执行。本次勘察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1。(1)收集、分析、研究已有地质资料,通过工程物探查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及完成实物工作量一览表成表1水文地质条件,确定隧道围岩类别。综合分析隧道围岩和洞口边坡稳定性,提出相应类别工作内容工作量2地质地质调绘0.8km的处理措施与施工建议。5条浅层地震935m(2)查明隧道处的区域地质构造、查明断层的产状、性质、类型及断层破碎

4、带1024点工程物探6条的宽度和影响范围。对隧道穿越可能性作出评价。高密度电法900m900点本次勘察执行的规范及标准为:1.4物探工作方法技术(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1.4.1浅层地震(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2004);1.4.1.1方法技术及设备xx勘察院1xx隧道工程地质物探勘察报告为完成本次工作的目的任务,根据测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和地形地物条件,采用最大输出电压为360V。采用参数如下:了地震折射波法工作。本次勘测采用12道展开排列。采样参数如下:观测装置:α2、β、四极测深;道间距:5.

5、0m;极距:5m;采样间隔:0.2ms。隔离系数:8仪器采用SWS-Ⅲ多波列工程地震勘察仪,检波器为CDJ-100型纵波检测器,激电极数:30发方式为重锤锤击。1.4.2.1资料处理外业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定执行,数据采集质量可靠。通过电测深和电脑间的通讯,数据处理软件对原始资料进行计算、处1.4.1.2资料处理理、成图,再对照地质资料进行推断解释。由野外实测地震折射波记录读取折射波初至时间,采用T0法和射线追踪法综合确定覆盖层厚度、速度及基岩面速度。2.自然地理1.4.2高密度电法2.1气象、水文1.4.2.1方法技术及设备隧道区属北亚热带

6、季风气候区。气候总的特点是:季风显著,气候温高密度电阻率法简单地说是集电剖面法和电测深为一体的一种地学层析成像和,空气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充沛;光照同步,日照较少;(Geotomography,简称GT)技术,实行密集采样来提高采样率和“多次覆盖”方法据xx气象统计局资料,年平均温度在12.2~17.3℃;七月最热,平均气提高信噪比。多次覆盖是指由不同的电流电极、不同的电位电极以地电断面上相同温24.4~30.8℃,一月最冷,平均气温为-0.4~5.5℃,无霜期224~246的“点”进行多次测量,而且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和微机处理。天,

7、0~10℃期间天数为200~236天,年日照时数1613~2430小时;本区降本次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电测深法的野外工作采用的仪器为重庆奔腾数控技术雨充沛,年降雨量达761-1780.4mm,年降雨日116~156天,降水量主要研究所产生的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系统,系统由WDJD-2型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和集中在春雨、梅雨和秋雨期年平均相对湿度均在80%以上。风向季节变化WDZJ—1多路电极转换器构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电压测量精度为±1%±1个字;明显,冬半年盛行西北风,夏半年盛行东南风,三月、九月是季风转换过输入阻抗>50MΩ;电流测量精度为±

8、1%±1个字;自动进行自然电位及电极极化补渡期,一般以东北和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1.7~3.2m/s。台风时期最大偿,补偿范围±1V;对50Hz工频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