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

ID:42620086

大小:298.0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18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_第1页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_第2页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_第3页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_第4页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_第5页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_第6页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_第7页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_第8页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_第9页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  宋代瓷器集前代之大成,创出丰富多采的造型,有唐八百、宋三千之说,并不夸张。有碗、盘、碟、洗、砚滴、盏、托、瓶、壶、罐、钵、尊、盆、奁、唾壶、渣斗、炉、腰鼓、瓷塑等,大都施纯色或驳色单彩釉,表面平滑或有碎纹。釉色有多种深浅不一的白、蓝灰、紫灰、鲜红、暗紫、青绿、褐、黑等色,更

2、有因酸化作用而产生的光怪奇丽、变化如行云流水的窑变色,绚烂如霞,美不胜收。装饰方面有划花、绣花、印花、锥花、堆花、暗花、珐花等。纹饰题材极其丰富,常见的有花卉、龙凤、鹤、麒麟、鹿、兔、游鱼、鸳鸯、鸭、山水纹、回纹、卷枝、卷叶、曲带、云头、莲瓣、钱纹等。  北宋的瓷器,胎质较厚,釉上有蜡泪痕。至大观政和之时,所烧瓷器胎薄如蛋壳,釉薄如纸,胎釉结合紧密,尤如相溶,轻敲可闻声如玉磬,可谓美不胜收。  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其中以五大名窑,八大窑系为代表,最能突显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宋代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名窑蜂

3、起、名瓷迭出的承上启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我国陶瓷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1定窑名瓷  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古属定州,故名。始烧于唐代,宋代时发明覆烧工艺,规模扩大,宋、金时期繁盛时期,至元代时衰没。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紫色者为紫定;

4、黑色如漆的为黑定,传世极少。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等类,早期较流行刻花,后兴起刻花与篦划纹结合,中期盛行印花装饰,至晚期更为成熟。花纹式样众多,有牡丹、萱花、飞凤、蟠螭、双鱼等,皆典雅妍丽,美奂绝伦。定窑是烧制白瓷的著名窑场。宋代定窑白瓷最为出名。自北宋中后期起,定窑烧制的白瓷口沿一周不施釉,现出白色胎骨,以“白釉芒口”为特色。  划花水波纹海螺北宋前期,高12.3厘米,口宽8.4厘米,长19.3厘米,1969年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定州市博物馆。胎质厚重,色泽洁白,施白釉,釉色透明滋润,尾部

5、无釉,为淡黄色。通体以划花,堆塑手法装饰,壳为螺旋状,饰以重叠的海浪纹和曲线纹,螺口不规则,有三条凸弦纹,螺尾有一吹孔,口边亦有一圆孔,以调节音量节奏。可见为一匠心独运的吹奏乐器。  莲瓣纹碗    北宋,高8.2厘米,口径19.7厘米,足径7.1厘米,1969年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现藏定州市博物馆。此碗胎体极薄,上部厚不及0.2厘米,透光可视花纹。施白釉,芝口毛足,釉质光润细腻。敞口,削壁,缩收平底,矮小圈足。碗身刻花装饰大片莲花瓣,清新素雅。碗底刻有行书“宫”字款。2汝窑名瓷  据说北宋时人以定

6、窑白瓷芒口、不够完美的缘故,遂在河南省临汝县创建了青瓷窑,宋时隶属汝州,故名“汝窑”。在北宋后期元祜至崇宁间20多年里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器。汝窑专烧青瓷,胎为体细腻坚致,体有厚薄。釉为天青色,汁水莹泽,厚若堆脂,以淡青为主,近似传说中的柴窑“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色,也有豆青、虾青和茶叶末等,釉中有如棕眼、蟹爪纹、芝麻花等细小钉痕。装饰技法以下刻花为主,刻花较少,纹饰多为花鸟纹。主要器物有碗、碟、盘、瓶、樽、洗、盏托、水仙盆等。  汝窑三足奁  宋,高13.1厘米,口径17.9厘米,足径17.9厘米,现藏故宫博

7、物馆此奁为圆筒形,直口平底,下连三个鸡腿状矮足。里外施釉,釉呈天青色,上有细碎线纹开片。口沿及底边各有两道凸弦纹,腹中部饰三道凸弦纹,底有细小支钉痕五个,状如芝麻。器形凝重大方,装饰端庄简洁,风格如西汉铜酒樽。汝窑青釉碗  宋,高6.7厘米,口径17.1厘米,足径7.7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馆。此碗胎质轻薄,施天青色釉,釉色光滑莹亮如雨过天晴,开细小线纹片。碗侈口微撇,腹稍鼓,平底矮圈足,微外撇,碗底有五支钉烧痕。3官窑名瓷  官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官窑始于宋代,有北宋官窑

8、和南宋官窑之分。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徽宗在汴京(即今河南开封)建窑烧制御用瓷器,命名为官窑。汴京官窑瓷器胎质细腻,胎釉都纤薄如纸,釉色有粉红、月白、大绿、灰油等。器形有鼎炉、葱管、空足、冲耳、乳炉、贯耳、壶环、耳壶、尊等及一些仿古铜器。不久,由于金兵入侵,汴京被破,官窑也随之终结。南宋时在今杭州市凤凰山南麓乌龟山郊坛另设新窑,称“郊坛下官窑”。此官窑瓷器胎为黑、深灰、浅灰、米黄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质细腻。釉面乳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