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文科)期中试题

高二历史(文科)期中试题

ID:42663228

大小:147.7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19

高二历史(文科)期中试题_第1页
高二历史(文科)期中试题_第2页
高二历史(文科)期中试题_第3页
高二历史(文科)期中试题_第4页
高二历史(文科)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文科)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历史(文科)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战国时期,学术空气活跃并形成百家争鸣的局而,其客观条件是()A.封建制度已确立B.社会大变革时期C.诸侯割据局面的彩响D.各国国君重视人才2.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止确——政府最终述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和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3.有人认为:“董仲舒新

2、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在董仲舒下列言论中,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罢黜百家,独粵儒术”B.“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C.“屈民而仲君,屈君而仲天”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4.唐代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乂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A.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B.道教的发展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D.儒学出现危机5.对中国古代儒家发展演变表述不止确的是()A.孔子创立了“仁”为核心的儒学思想B.董仲舒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神化皇权C.朱熹以“天理”“人欲”之说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D.顾炎武继承了“仁、义”观

3、念,提倡“经世致用”6.下列儒学主张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的有()①为政以徳②以道徳理性指导行为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孝为“天经”“地义”⑤仁、义、礼、智、信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7.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A.强调获得精神方血的自足B.宣扬追求來世的幸福C.强调拥冇强烈的社会责任心D.宣扬追求自由的生活8.宋明理淫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

4、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徳为核心内容C.认识口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1.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主张破除对孔了思想的迷信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2.黄宗羲认为:“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Z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其思想核心是()A.建立一家之法C.建立君主立宪制A.法律是由人來决定的D.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

5、治11・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责焉耳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君主国家与民族的兴亡含义不同B.由于阶级属性不同,君臣与老百姓在民族兴亡问题上是对立的C.改朝换代只与既得利益集团冇关D.顾炎武具有民主思想12•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Z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看反映了()A.新的经济成分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B.地主阶级改革派迅速形成和壮大发展C.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D.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朝的灭亡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13.在考古屮,发现了一•

6、批甲骨文之前的刻符或早期文字,如舞阳刻符、半坡陶文、人汶口文字等。对它们的正确表述是A.是国家形成的首要标志B.出现时间比传说中的“仓颉造字”更早B.已经全部得到识读D.具有相通性,起到加强各地区联系的作用14.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汉字形体变化來看,我国古代文字演变的总趋势是()A.由人到小B.由象形到会意C.由繁到简D.由图曲到符号15.宋代书法艺术发展呈现个性化特征,其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B.宋代推行重文轻武政策,出现了一批著名书法艺术家C.民族融合加速,汉字吸收各民族不同文字进行革新D.统治者喜欢书法艺术,奖励各种

7、书法创作16.西汉武帝时代的赋以气势恢宏、篇幅较氏、辞藻华丽为特征,这反映出的木质问题是A.社会动乱和经济凋敝B.豪迈勇进的吋代精神C.国家国力强盛D.宏阔硕大的人文气度13.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牛活。具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A.市民B.农民C.官僚D.皇族D.明代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介而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代希腊的()C.科学思想D.无神论思想B.社会哲学,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D.逻辑学,倡导理性推理13.古代专门的娱乐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