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答案 三峡导学案

导学案答案 三峡导学案

ID:42699191

大小:19.1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0

导学案答案 三峡导学案_第1页
导学案答案 三峡导学案_第2页
导学案答案 三峡导学案_第3页
导学案答案 三峡导学案_第4页
导学案答案 三峡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学案答案 三峡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导学案答案三峡导学案《三峡》导学案(第一课时)执笔:向平审稿:曾维丹纳溪中学初二语文备课组编号: 姓名: 班级: 组别组号: 【学习目标】: 1、背诵书上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背诵注释。2、背诵课文,并疏通翻译。3、热情投入朗读,体味三峡壮丽的风光。【知识链接】见书上注释【使用说明】本学案课前预习完成,同学们需结合注释,书上注音,朗读课文至少两遍,阅读注释一遍,然后考试做题。1、给划线字注音: 阙处(   )急湍(  )曦月(   )涧肃(   ) 飞漱( )重岩叠嶂(  )高猿长啸(  )沿溯(   )绝巘(   ) 乘奔御风(   )隐天蔽日()襄陵

2、(   ) 瀑布()素湍绿潭()属引凄异(  )沾裳()峻茂()2、填空题。①《三峡》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重庆市     和湖北之间。作者是,字,(朝代)地理学家。《水经注》是一部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②《三峡》中总写三峡地貌的语句是。③故渔者歌曰:“,”。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⑶沿溯阻绝(沿: 溯: )    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 奔: )⑸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⑹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⑺每至晴初霜旦()       ⑻空谷传响,哀转久绝()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⑴略无阙处通,意思是(2)哀转久绝通,意思是5、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 今义:                                【合作探究】: 1、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疏通文意。(友情提示:组内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小组交流加深理解)翻译三字原则:“信”: 准确地反映原作的意思;“达”: 

4、通顺、晓畅;“雅”: 当直译不行时结合意译。翻译九字原则:1.留v专用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等照录不译。2.补:补出省略成分。v主谓宾都可以省略v关联词也有省略3.删:有些语气词可删去4.换5.调:调节语序6.选7.译8.固:固定用法记住一些9.意:意会3、 翻译下列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6)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7)每至晴初

5、霜旦,林寒涧肃。(8)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自主检测,关树完成】:(10分)1、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百帝。C、清/荣/峻/茂。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8分)(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2)长:常有高猿长啸(       ) 巴东三峡巫峡长(       )(3)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寡人无疾()(4)绝:绝巘多生怪柏()哀转

6、久绝()《三峡》导学案(第二课时)执笔:向平审稿:曾维丹纳溪中学初二语文备课组编号: 姓名: 班级: 组别: 组号: 【学习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2、理清文章结构,学习巧妙地构思。3、激情参与,阳光展示,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重点难点】: 1.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自主学习】1.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阙:通“缺”)B.良多趣味(良:实在)C.晴初霜旦(旦:早晨)D.林寒涧肃(肃:严肃)2.不翻书,自主完成翻译: (1)重岩叠障,隐天蔽日。(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7、。(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3.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至于夏水襄陵(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3)绝巘多生怪柏(4)自非亭午夜分【合作探究】: 认真朗读课文三遍,先独立思考下列问题。1.根据文章想象三峡壮景,写出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整体布局的巧妙。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小结:本文先写山,再写水,抓住景物特征,以不同季节表现三峡的美景。2.作者在描绘三峡的壮丽景色时为什么要从山写起?3.文章描写江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

8、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并将春冬二季何为一体?4.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